我将注册公司的具体事宜交给了张薇。
她是的会计,对这类流程驾轻就熟。
公司法人自然在我名下,王秋雅作为唯一投资人占股。
至于黄莉,考虑到她医科大学在职教授的身份,我们并未将她列入股东名册。
黄莉对此浑不在意对她而言,能心无旁骛继续研究,远比在工商登记册上留名重要得多。
金钱,从来不是她追求的目标。
张薇接过任务时推了推眼镜:"材料我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明天就去工商局递件。"
“确定要用‘蓝源生物’这个名字吗?”
“就用这个吧。”我点头确认。
“将来公司是要走国际化路线的,名字不能太土,也得让外国人好记。”
张薇在系统里输入这个名字:“‘蓝源’确实不错,听起来又很有科技感。我这就检索一下商标和公司名的可用性。”
片刻后,她转过屏幕:“运气不错,这个名字还没被注册。”
“那就定下来了。”我拍板。
接下来的日子,我一有空就开始浏览各大户外用品网站,仔细添置登山装备。
上次在天坑的经历让我心有余悸,准备不足差点让我永远留在那里。
生存所需的物资我倒不担心,帐篷、睡袋、净水器和高热量口粮都还有库存。
但防身武器的短缺始终让我耿耿于怀。
在国内,枪支自然是无法获取的,经过反复权衡,我下单购买了一把性能可靠的复合弓和一支高压电击棍。
复合弓送到那天下午,我独自开车到城郊无人的山顶。
我拆开包装,按照明书的步骤组装时,我发现这些对普通人来需要费些力气的操作,在我手中却轻巧得像是儿童玩具。
当我搭箭开弓时,更明显感觉到不同。
标注着六十磅拉力的弓弦,在我指尖仿佛只有二十磅的重量,毫不费力就能拉满。
我甚至需要刻意控制力道,生怕稍一用力就会把这精心设计的机械结构崩坏。
瞄准百步外的枯树,松弦的瞬间只听咻的一声破空。
箭矢化作一道黑影,不仅精准命中树干,强劲的力道更是直接将其洞穿。
“手感还不错,杀伤力也可以。”
我走过去查看,手指抚过那个被彻底贯穿的孔洞。
“上次要是有这把弓,那头熊也跑不了。”
连续练习了半时,这种超越常人的掌控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天坑之行,多了几分把握。
回到区刚把车停好,一眼就看见夏琳站在花坛边,像是在等人。
我拎着装复合弓的黑色长包下车,她朝我走过来。
“陈豪。我想好了。你上次的,去药店上班的事,还作数吗?”
“当然作数,走吧,我带你先去看看工作环境,熟悉一下。”
去药店的路上,我知道这份工作对她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生计,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药店离我住的地方不远,没多久就到了。
秦雪正在柜台后核对药品清单。
她目光先在我身上,随即转向我身后的夏琳,露出职业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