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S20核进度突破,苏俄的突袭(1 / 2)

听到秦星瑶的消息,秦风手中的钢铁样品“当啷”一声掉在桌上。

苏俄与鹰酱的联盟,再加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加入。

这股势力足以与日不落、法国、德国组成的传统列强阵营抗衡。

“瑶瑶,爱丽丝有没有提到苏鹰联盟近期的具体动向?”

“比如军事部署、技术研发方向,或者与其他玩家的接触情况?”

秦风立刻追问,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

【爱丽丝说,苏俄近期在西部边境增兵十万,还从鹰酱那里引进了新式坦克生产线】

【鹰酱则在太平洋海域增加了舰队规模,频繁与樱花国在太平洋海域进行联合军演】

【樱花国虽然表面上还在遵守对樱花国的制裁,但私下里可能在转移技术设备。】

秦星瑶的声音带着担忧:【另外,苏俄的天才序列玩家已经开始在中亚地区勘探铀矿,试图自主研发核技术】

【鹰酱的玩家则在墨西哥建立了秘密实验室,专注于导弹制导技术。】

....

秦风走到窗边,望着青岛港内往来的船只,心中逐渐有了思路。

“苏鹰联盟的核心诉求很明确,要么掌控核技术,要么阻止我们掌握核技术。】

“他们拉拢欧洲强国,就是为了在欧洲牵制英法德三国。”

“在太平洋与日本勾结,基本可以肯定是想从东亚牵制我们。”

秦风皱眉思索了一番,便在脑海中对秦星瑶说道:

“立刻联系勒梅尔将军、威尔逊上校和穆勒上校,让他们三天后到青岛召开紧急会议。”

“同时给爱丽丝发一份电报通,让她暂缓铀矿运输,加强欧洲实验室的安保,防止苏俄和鹰酱的玩家偷袭。”

【好的爸爸,我这就去办。】

秦星瑶第一时间给出回应,同时还追问道:【对了,我们要不要向张作霖和阎锡发一份电报,询问是否需要加强华北边境的防御,我担心苏俄会从蒙古方向渗透。】

“可以。”

秦风点了点头:

“让他们先做好防御准备,增派巡逻队在边境线巡逻。”

“一旦发现苏俄军队异动,立刻上报。”

“同时通知冯玉祥,让他加快济南迫击炮生产线的建设,青岛钢铁厂优先供应步枪和炮弹的生产。”

“咱们必须在苏鹰联盟发起行动前,做好军事准备。”

...

三天后。

青岛市政厅的会议室。

四国联军的核心将领齐聚。

“苏俄与鹰酱的联盟确实出乎意料。”

勒梅尔将军看着秦风挂在会议墙面上的苏鹰联盟势力图,眉头紧锁:

“他们一个在欧亚大陆拥有庞大陆军,一个在海洋上拥有绝对优势。”

“一旦联手,对我们的威胁极大。”

“更麻烦的是,他们还在拉拢欧洲的边缘国家,试图瓦解我们的阵营。”

...

威尔逊上校敲击着桌面:“日不落已经在大西洋部署了三支舰队,监控苏俄和意大利的海军动向。”

“但鹰酱在太平洋的舰队让我们分身乏术。”

“如果他们真的支持日本突破制裁,东亚的局势会再次陷入混乱。”

...

“秦先生,德国的情报部门发现,苏俄的玩家已经从欧洲获取了部分核技术的基础资料。”

穆勒上校则更担心技术安全:“虽然离实际应用还有差距,但如果让他们找到铀矿,很可能在短期内突破,我们必须加快核技术的研发,同时阻止他们获取铀矿资源。”

“苏鹰联盟的威胁虽大,但并非无懈可击。”

秦风将一杯茶水推到众人面前,缓缓开口:“首先,他们的联盟基础并不稳固。”

“苏俄的理念与鹰酱的社会体系存在根本矛盾,意呆利、西板鸭只是为了获取利益才加入。”

“只要我们切断他们的利益链条,联盟就可能瓦解。”

“其次,他们的核技术研发落后我们至少一年。”

“我们手中已经掌握了铀矿提纯的关键技术,只要我们加快核武器和核能源的研发,就能形成技术压制。”

他指着地图上的关键节点:“我的计划分三步:第一,军事上,四国联军在欧洲加强对苏俄西部边境的威慑,日不落和法国舰队在太平洋联合华夏海军,封锁樱花与鹰酱的秘密贸易通道,防止技术和物资转移。”

“第二,经济上,停止对意呆利、西板鸭的工业原料出口,迫使他们退出苏鹰联盟。”

“同时加大对华夏的资源投入,让华夏成为东亚的工业核心,牵制樱花和苏俄。”

“第三,技术上,我亲自前往欧洲,协助爱丽丝完成铀矿提纯和核武器研发,同时在青岛建立核能源实验室,将核技术应用到工业和军事领域,形成双重优势。”

勒梅尔将军等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秦先生的计划周密可行,法国愿意派遣两支舰队前往太平洋,与华夏海军协同行动。”

勒梅尔将军率先表态:“同时,我们会说服比利时、荷兰等国,共同切断对意呆利、西板鸭的原料供应。”

"日不落将增派一万陆军前往阿三国,监控苏俄在中亚的动向,防止他们染指南亚的铀矿资源。

"

威尔逊上校也说道:“另外,我们会加快与华夏的铁路合作,将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延伸到蒙古边境,加强物资运输能力。”

“德国将派遣爱因斯坦前往欧洲实验室,协助秦先生研发核武器。”

穆勒上校补充道:“同时,我们会在青岛钢铁厂附近建设核反应堆,为钢铁厂提供清洁能源,提升生产效率。”

会议结束后,四国联军立刻行动。

法国海军的“黎塞留号”战列舰、“让巴尔号”战列舰率领舰队抵达青岛港。

与华夏联合军团的海军舰艇组成联合舰队,驶向太平洋。

日不落陆军从印度出发,在中亚地区建立军事据点,监控苏俄铀矿勘探队的动向。

德国的核物理学家则搭乘专列,前往欧洲与爱丽丝汇合。

...

一周后,秦风乘坐法国军用飞机抵达欧洲。

同乘人员有伊莎贝尔,朱曼梦,玲花。

爱丽丝早已在机场等候。

“秦风,你终于来了!”

她穿着白色实验服,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神色:“铀矿提纯已经完成30%,但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不稳定,多次出现过热现象,再这样下去,很可能引发爆炸。”

...

秦风跟着爱丽丝来到实验室。

看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温度数据,眉头皱了起来。

“冷却系统用的是传统的水冷技术,无法应对核反应产生的高热量。”

他指着图纸上的冷却管道:“我们需要改用氦气冷却,氦气的导热性好,且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反应堆材料发生反应,另外,在反应堆外层加装铅合金防护层,防止辐射泄漏。”

“我之前也考虑过氦气冷却,但找不到合适的密封材料。”

爱丽丝眼睛一亮:“先前爱因斯坦带来了新型陶瓷密封技术,正好可以用上!”

...

爱因斯坦抵达实验室时。

秦风正蹲在核反应堆的冷却管道旁,用粉笔在地面上绘制氦气冷却系统的改进草图。

听到脚步声,他抬头望去。

只见这位白发苍苍的物理学家穿着灰色西装。

手里拿着厚厚的笔记本,眼神中满是对技术的好奇与严谨。

“秦先生,我仔细研究了你提出的氦气冷却方案,理论上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