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云在烧(10)(2 / 2)

明亮的光球笼罩了画面正中,气浪卷起土块碎石,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向四周扩展。看到这里,张成栋几乎抑制不住鼓掌的冲动。完美。绝对是完美的**画面。如果加上配音......不,不加反而更好,静谧的死亡,冲击力远远胜过吵闹的爆炸。

U盘目录底下,还有六段视频的修改时间更加靠后。摄影无人机接下来还拍摄了攻击-1型长僚机的返航,PLZ-05炮连的第二轮炮击,以及米-17直升机的到来。在这批视频当中,拍的最好的就是运输直升机,飞行员把摄影无人机几乎降到树冠高度,飞行速度也低得险些失速,但这一切都物有所值,他成功拍下了米-17自东向西背靠艳阳,随着发动机轰鸣正面逼近的震撼镜头,直到双方距离拉近到不足200米,这才艺高人胆大地爬升避开。

空军负责镜头,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但陆军也没有光做不说,同样拍摄了一大堆视频素材:装甲步兵班走出直升机货仓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蚌壳式尾舱门大特写,之后的战斗、打扫战场也是全程跟拍;自行加榴炮连侦察班开着GCL履带式连侦察车(前观车),不久之后也赶到了现场,他们非常认真地拍摄了每一个弹坑,并且还把鹰爪炸弹留下的“冷火山口”单独隔离出来,配以树枝+便笺制作的临时标志......

步兵、炮兵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张成栋他们也赶到了广播站旧址。贞天安记得非常清楚,东风猛士是沿着前观车撞出来的道路勉强开进去的,那东西将近16吨战斗全重,真发狠的时候,合抱粗的大树也经不起一撞。这就是机械的力量。或者说,智慧生物的力量。破坏、毁灭,在这两个方面,智慧生物永远都能有数不清的新鲜创意。

在断桩、树干、残枝烂叶之间颠簸半个小时之后,张成栋终于能够推开车门,将双脚踏上饱经**的广播站旧址。火焰都已熄灭,泥土重归大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焦糊味道,不断撩拨起人们的咳嗽冲动。炮兵们待在前观车的迷彩车尾,低声讨论着专业问题;步兵徜徉在一个个深邃弹坑之间,军靴踩过细碎的灰白浮土;米-17停在面积最大的那片草地上,四片旋翼懒洋洋地一动不动,起落架周边尽是黑黑黄黄的过火草茬。

这里的战斗早已结束,但张成栋仍旧拨开了AKM的保险。他觉得自己仍能听到回音,烈性炸药爆炸之后、那些在雨林当中反复回**的空洞回音。潮湿的空气绕上脖颈,令胡茬电击似地阵阵发痒,铁片被丛林靴无意踢开,在石块上撞出一连串清脆的叮当声。前、后、左、右,仍能看到熏得发黑的断壁残垣,这些石块建筑能一路坚持到现在,本身就是个值得惊叹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