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阳炎(9)(2 / 2)

军事区域尚且如此,平民居住区肯定会更加凋敝。元一朗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萧疏的情形,他在东京都长大成人,从小眼中就只有繁华,来到避风港行星之后,一直待着的“红滩磐石”堡垒虽然饱经战火摧残,但那里的建筑、武备以及室内陈设,最多也只是三十地球年的历史,与这艘部落母船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旋律连续体一向把沙民蔑称为沙盗,骂他们是除了屁股之外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这些歧视性话语虽然偏颇,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啊。

富贵不一定使人变得高尚,很多时候反而会把肉食者们惯得无比贪婪。同样道理,贫穷固然能够坚定人们的意志,让褴衣者早早明白世间险恶,但充满压抑的生活往往也会局限他们的视野,让这些人变得敏感而易怒,遇到事情的时候经常把自己或者小团体的利益放在首位考虑。骏奔部落是一个独立沙民部落,不要说和旋律连续体比较实力,就连疲软松散的沙民邦联,也能在政、经、军三个方面将其轻松碾压。这样一支弱小力量,究竟会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地外维和分队——正统官军联军,又会在谈判当中提出怎样的条件呢?

疑问一旦形成,想要消除就没那么容易了。离开船坞之后,元一朗心事重重地走了整整一个间断时,这才随着其他队员抵达了海图室所在的二号甲板。在此期间,巨舰一直悬浮在漫漫大漠之上,乘风破沙一往无前。无论沙丘地形多么崎岖,无论龙卷风与沙暴怎样呼啸,仿佛山峦一般的庞大舰体却始终着稳定,甚至没有发生值得一提的横摇。

让部落母船得以在空中翱翔的,是蛰伏于轮机舱的古代反重力引擎。当年,掌舵种姓的先祖降临避风港行星时,方舟的一部分船体掉落在浩瀚沙洋当中,后来被逃进大漠的沙民所获得。这些坚韧的逃亡者,在危险重重的残骸之中持续数挖掘了数百年,不仅令无数先祖遗物重见天日,而且还把这些瑰宝代代相传,毫不间断地一直用到了现在。

反重力引擎、塑型帆膜、天空监测仪、凝聚热光炮......靠着这些奇妙的古代科技,沙民部落奇迹般地在浩瀚沙洋扎下根来。他们游**在大漠之中,通过塑型帆膜收集太阳能,不仅为引擎、工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让栽培的农业作物永远不缺光照;他们循环利用手头所有的一切资源,尤其是沙漠当中最为珍贵的淡水,同时用尽一切力量抢占绿洲,为此不惜与旋律连续体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留在沿海地区的建设种姓,就这样变成了沙民口中的“屈膝者”,不断发动劫掠的沙民,也被连续体公民、臣民骂成是卑鄙沙盗,双方之间的敌意,恐怕再有一百个本地年也很难解开。

出发之前,霜雪之风阁下曾和元一朗有过一番私下交谈,她并不相信远征队能够缔造奇迹,一次出使就把整个浩瀚沙洋尽收囊中。奇毅可能有这个野心,但有野心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元一朗倒还真想看看,这位阴郁的情报官员究竟能够使出怎样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