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无尽炼狱(一)(1 / 2)

2013年3月17日,本地时间上午。红滩磐石堡垒射界区域西北,库提1军用公路支线。

真壁元一朗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目光在主显示屏上疯狂移动,却迟迟找不到一个焦点停下。混乱,到处都是混乱,混乱的公路、混乱的丛林、混乱的战斗、混乱的人群......该怎么办?究竟应该怎么办?!

从战斗打响到现在,应该只过了5分钟——不,5分间,但他所在的这支队伍,已经被逼到了奔溃的边缘。本应负责指挥的步兵队主巴尔姆,早就在连绵的爆炸声中失去音讯,就连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四个排长一个确定阵亡,两个状况不明,还有一个被机关炮弹炸伤了脖子,正躺在路边的排水沟里接受急救。

副排长、伍长以及普通士兵的伤亡,更是连统计都没法统计。夯土路面、砾石路基、堆土边坡、两侧树林......到处都有口径不一的炮弹落下,炸出一股又一股褐色土柱,猩红色的曳光弹道在其中摇曳、交叉,把步兵队还活着的一百多名官兵,牢牢钉在泥泞的地上。

可恶。可恶!

元一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强袭武侍全高将近6米,是战场上最显眼也最容易击中的目标。到目前为止,11式的复合装甲以及最近铆上去的附加钢板,暂时还没有被叛军枪弹击穿,但要是一味地被动挨打,哪怕是安土城也会轰然崩塌。

取胜已经不可能了。能把步兵队成建制地撤回堡垒,就算是佛祖——不,阿舒尔神开恩保佑了。但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这群乱哄哄的惊弓之鸟,在撤退的时候保持住最基本的秩序?

如果是在干部学校的课堂,元一朗的回答肯定是“立即寻找合适人选接替指挥,令各小队(排)交替掩护徐徐而退,不给敌军可乘之机”。实际上,他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前前后后一共做过三次,尝试由自己接过加强步兵队的指挥。

为了把命令传的足够远,元一朗不但把扩音器的音量提到极限,还且把自己的喉咙一度吼到失音,嘴里甚至尝到了血腥味道:

“就地寻找掩护,尽快离开公路!”、“机枪和掷弹筒,立即还击!”、“看我的行路灯!走散的兵卒,立即向我的行路灯靠拢”......元一朗用高等语、下行语乃至日语发出的这些指示,在指挥参谋班的教材上都能找到范例,但他的指挥不仅没有扭转颓势,反倒引来了敌军的枪榴弹射击,主摄像头差点就被炸个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