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呜!!!”
嘹亮的,仿佛一百头地震兽同时求偶的汽笛声,从七百米外的铁道线上骤然传出。终于动了,在发射阵地上待了至少两个本地天,一直在向红滩磐石堡垒抛掷重型炮弹的“匕首雨”列车炮,终于开始行动了。“吭哧、吭哧、吭哧、吭哧”,军列从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车厢挂接处发出刺耳的金属撞击声,隔着重重密林,居然仍能清晰听到。
章伯洋的这次佯攻,终于取得了预想当中的成效。他竖起耳朵,很快就判断出了列车炮的前进方向,同时为“真壁节下”感到由衷的遗憾:
叛军炮兵选择了相对来说更为安全的撤退方案,也就是经茹巴姆铁路桥撤回航标城。不过,就算“匕首雨”在屁股上挂满火箭,这次也绝对不可能逃过劫难,左翼、右翼火力群,以及一旅陆航营的两架武直-10都已就位,只等着中路火力群发出信号。
“霍青,”章伯洋迫不及待地打破无线电静默,同时向野战炮阵地一口气泼洒出20发炮弹。他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就连声音都在颤抖:
“找片空地打信号弹,红绿——绿!”
洞拐当即照办,原地后退大约三十米,钢铁突骑在霍青的操纵下,就像运动员展示肌肉一样侧过左肩,安装在挂架上的三具81毫米通用发射筒,立即“通通通”地射出三发彩色信号弹,透过树冠之间的一道缝隙直入青天。
不过,信号弹其实只是辅助,霍青同时还发出了约定好的无线电暗号“破雪草”,提醒另外两路人马尽快蛰伏状态。叛军既有眼睛又有电台,中央火力群的行动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但章伯洋绝不会留给进取派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想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会驾驶突骑继续战斗,把雨点般的炮弹砸向叛军头顶。他还会率领霍青驾驶的僚机,向挡在前方的敌军阵地,发起以假乱真的“奋勇冲锋”,直到武直-10伴着震耳欲聋的噪音飞临铁道线,章伯洋的佯攻任务才算是全部完成。
“霹雳火”。这种装备部队不久的武装直升机,有着来自《水浒传》的响亮绰号。从茹巴姆铁路桥出发的叛军援兵,此时此刻已经走上了生命的最后尽头,来自1旅陆航营的两架暗绿色死神,即将用一面倒的残酷杀戮,为这血腥的一天划上句号......
细雨飘落。隔着钢铁突骑斑驳的装甲,传来挥之不去的铁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