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伯洋就这样迎来了第四次作战任务。同时也是他目前正在执行的作战任务。堡垒守备团——地外维和分队联军,这次总共出动了三个火力群,他们将会利用旧公路、掠食动物小道以及地表径流行进,从叛军不同作战单位的空隙之间穿插而过,出奇不意地抵达西、东、东南三个进攻出发阵地,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保密,此次行动不留俘虏,沿途如果遭遇叛军巡逻队或者岗哨,一律就地消灭。这种向敌浅近纵深穿插渗透的战术,章伯洋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要知道,这可是凯南国家人民军与PLA的看家本领。当年在半岛战场,先烈们顶着合众国铺天盖地的炮火,照样能在贫瘠的山地穿插成功。我们这些继承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了前辈的脸面!
抱持着这样的信念,章伯洋冲出了红滩堡垒。在行军过程当中,他始终保持无线电静默,绷紧了神经须臾不敢大意。洞幺、洞拐所在的中央火力群,总共就只有这两架03式,在三个火力群当中兵力最为薄弱,前进速度因此也是最快,一旦打草惊蛇引起叛军注意,周围不会有任何友邻单位前来支援。
不过,穿越叛军“防线”的难度,比战前估计的要小得多。热带丛林,毕竟不是地势平坦的一战西线战场,茂盛的植被、丰富的水流、复杂的地形,所有这些要素加在一起,让任何军队都不可能构筑起绵延的堑壕防线。叛军也好,守备团也罢,双方的防御地幅都是漏的活像筛子一样,班、排规模的小分队,如果想要隐蔽前行的话,并没有太大难度。
当然了,隐蔽前进,并不意味着想走哪里就走哪里。猛兽掠食小径、溪流沿岸、旧公路、虫族道路遗迹......上到钢铁突骑,下到大头步兵,都得依靠这些现有道路,贸然闯进密林深处的话,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会当场迷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叛军和守备团,都给一线分队下发了大比例作战地图。这些纸草图卷出自同一个印刷厂,连生产序号都是顺着排下来的,内容当然不会有任何区别。但这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使用相同地图却又分属不同阵营的两支队伍,很有可能走着走着狭路相逢,爆发一场没有任何意义的遭遇战斗。
章伯洋的应对方法,是尽量避开宽敞大道,以及航空侦察当中发现的叛军频繁活动区域。为了降低噪音,他和霍青从来不敢提高柴油机转速,有时候甚至还会关掉主引擎,换上仅能支撑10分钟的备用蓄电池;只要发现类似敌军巡逻队的动静,两架突骑就会立刻绕路,宁可多走5公里,也绝不挑起一场无谓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