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花筒,碎裂(四)(2 / 2)

曾经充斥霓虹灯火的夜空,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奇异的蓝光就像瘟疫一般悄悄挤入,漫过喷泉、漫过大理石地砖、漫过东方骏穿着塑料拖鞋的脚面,宛如海浪一般涌向前方。左手边上,东方骏和白筱莹曾经光顾过“旺角鱼丸”街边摊,一对白人情侣慌不迭地丢下纸碗,不顾老板“鬼佬!给钱啦!”的吆喝,二话不说拔脚就跑......

那个小老板好像是叫黄林。他把直筒型的厨师帽摘下来,气的一把摔到了地上。当他终于发泄完情绪,把注意力重新转回广场的时候,立刻就像东方骏一行一样,大张着嘴巴活像木雕似地呆立当场。

此次此刻,整个亿达广场的行人,大致都有着类似的神情。曾经流动的人潮完全停滞,众多地球人纷纷驻足停步,对着头顶上的异象指指点点。没过多久,窃窃私语就进化成了高声喧哗,而这距离尖声嚎叫只有一步之遥。

群体性慌乱是一件异常可怕的事情,稍不注意就会引发集体踩踏。城管纷纷走下电动车,民警迅速地抄起扬声喇叭,不久前还淹没在广告群中的警灯,一闪一闪地变得分外扎眼......东方骏口干舌燥地望着这一切,万分感谢没有哪个新手突然发癫,在如此紧张的时刻乱按警笛——

“嗡——嗡嗡嗡!!!”

十多台活塞发动机突然在空中鸣响,盛大的气势仿佛一整个收割机队从头顶上碾压过去。白筱莹当时就是一软,带着青梅竹马一起坐到了地上;东方骏自己也是两手发颤,本能地就把小莹护在了怀里。

人群当中的吵闹被暂时压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局势好转,没过多久,有些男女就开始了歇斯底里的嚎叫。与他们相比,东方骏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他被突突突突的引擎所震撼,他在尖利刺耳的螺旋桨声中呻吟,《虎!虎!虎!》等老战争片的印象一下子涌上心头,将脑子里最后那点理性瞬间击垮。

“这是电风扇——是螺旋桨飞机!”东方骏也不管白筱莹愿意不愿意,拽住胳膊就把她从地上拉了起来。一股冲动控制了他的意志,该说不该说的话汇成一股洪流,钻过干涩的口腔井喷而出:

“熙和姐,天上飞的是螺旋桨飞机!是老式飞机,不像是哪个有钱人开来玩的!”

—————————————————————————————————————————————————

有关钢铁突骑(ST)电磁肌肉的一些事情。

从1996年掉落在凯南岛的陨石当中,人类找到了一架较为完整的空战装甲壳残骸。这部机甲采用内燃机动力,引擎技术水平只能达到20世纪早期水平,使用的武器还要更加简陋,单发金属定装弹枪械仅仅达到了地球19世纪中后期水平,纯粹用铁合金锻打而成的自卫刀剑,更是被评价为“仅有装饰意义”。

然而,外星装甲壳使用的动作反馈操纵系统,以及用于驱动四肢的电磁肌肉却大大超越了人类现有科技。在这两者当中,电磁肌肉直到2012年度仍然无法人工合成,只能浸泡在营养液中令肌肉纤维自我增殖。然后再将纤维束绑定成各种所需形状。

不过,整套工艺消耗的电力很少,批量生产后,每千克电磁肌肉的成本不足100美刀,但生产速度始终无法提高,各国年产量都没有超过千吨。据称,某东方大国一位袁姓院士还曾试验过土壤种植,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电磁肌肉可以同时作为突骑内部通讯缆线使用,并且还是电传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这种肌肉也能够作为主装甲的缓冲衬垫,为驾驶员提供进一步的防护。多亏了这项廉价外来技术,地球机甲的单机成本普遍都在400至600万美刀这个区间,性价比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