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一大早,来自燕京的专家团队,乘坐学校准备的大巴,包车从江州市来到了临江县。
在临江县和区秋汇合之后,众人乘车来到了临江县萧江在市中心购买的写字楼处。
这一些专家和学者萧江都不熟悉,所以萧江无法确定这些人到底打的是什么样的主意。
因此萧江没有安排大家去半导体工厂。
在这个年代,有不少高校的教授除了在学校的工作以外,自身还有业务。
不少人和海外的机构也有往来。
这一些基本的防备措施萧江还是有的。
萧江让杨凌和李大川一起在写字楼等着。
杨凌带来的产品有四样。
第一个是石墨烯。
第二种是已经生产好的半导体材料。
第三种是利用这种半导体材料生产4GB的内存条,频率就不用说了,能够满足主板和芯片的最大频率。
第四种则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生产的硬盘。
这四种东西就已经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了。
很快考斯特汽车停在了临江县市中心的写字楼大楼下。
不想来往的行人和商户还十分好奇地看着考斯特,以为是哪些领导过来视察了呢。
萧江和杨凌在楼下等着专家领导。
专家领导在区秋的引领下,和萧江打招呼。
随后,萧江带着众人上楼。
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各大高校的专家们看到此情此景,都觉得有一些奇怪。
在他们的印象之中,生产半导体材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定会有极其先进的设备,极其严谨的工厂以及极其专业的工人。
但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像是具备生产任何半导体的材料的条件。
萧江带着专家们上了写字楼。
在写字楼的会议室里面,被叫过来临时帮忙的高媛已经准备好了茶水。
区秋向萧江介绍,领导其中为首的是国家科技局的陈副局长。
剩下的这些专家,分别来自燕京大学,水木大学,燕京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校。
陈副局长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来自水木大学的马教授就忍不住说道:“萧先生,你发表的论文我们这边看了。”
“今天我们过来,主要是看你的石墨烯材料,不是来会议室喝茶。”
就在这个时候燕京工业大学的教授何广坤的手机响了。
是《复合材料》编辑部的电话。
编辑部刘涛这边打电话来告知何光坤。
萧江这边又投递了论文,是关于氧化石墨烯和氧化钛混合体的。
“该混合体具有非常好的半导体属性。”
这个时候何光坤彻底的不淡定了,关于石墨烯的论文他这边都还没搞清楚,怎么萧江突然之间又投递了关于氧化石墨烯和氧化钛的论文。
而且听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所以就在萧江准备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带众人去工厂的时候,何光坤打断说道:
“各位实在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刚刚很长一段时间萧江都是脑袋瓜子嗡嗡作响,听着脑袋发痛。
有些时候数学公式好记,物理公式好记,化学符号也好记,但是突然之间来了这么多的专家,这么多的名字,萧江可是一个都记不住。
何光坤有一些不好意思地递给一同前来的专家教授一个抱歉的眼神。
随后他然后向萧江说道:“萧先生,刚刚我们复合材料编辑部打来电话,说他们收到了你一篇新的论文是关于氧化石墨烯氧化钛混合体材料。”
“该材料好像是具有半导体的属性,这个情况是否属实?”
何光坤说这话的时候,内心还是感到难以置信。
特别是那些专家们,他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拜访萧江并且搞清楚石墨烯材料的生产制备原理。
真没有想到他们前脚才刚刚抵达临江县,萧江这边又发表了论文。
众人面面相觑,感到难以置信。
“不太可能吧,连续两篇论文?”
“而且其中一篇论文还是关于氧化石墨烯以及氧化钛的半导体论文?”
这让众人更是无比的吃惊。
在众人窃窃私语的时候,萧江的微笑对何光坤说道:
“何教授,我在几天以前把氧化碳和八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相关材料研究的论文发给了《自然》杂志以及《复合材料》。”
“相关的论文还没有正式印发出来呢,没有想到何教授这边已经知道了。”
何光坤无比的感慨说道:“各位同事。今天我们来临江县是来对的地方。”
“今天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式还能够看到今后可能会改变人类历史的半导体材料这样的重大科研成果。”
所有的专家教授齐刷刷着把眼睛盯着萧江,萧江才是今天的主角。
区秋也是看到萧江,她的眼神之中有宠溺和骄傲。
这一刻区秋也明白了,萧江昨天晚上和他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说,其实他是任何一个学校读研究生都行。
因为在全球重量级的学术突破面前,无论是哪所学校的毕业证都会黯淡无光。
萧江非常执着地站在了会议室的中央,首先向今天能够来到临江县调研和访问的领导以及专家教授们表示了欢迎。
随后萧江用最简短的语言,在半个小时之内,阐述了这段时间川江科技公司进行的两项重磅级的实验。
第1个就是石墨烯材料的制备。
第2个就是以石墨烯为原材料制备氧化石墨烯以及氧化钛,并且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做成半导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