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只能万箭齐发了(2 / 2)

穿越微茫 匪迦 1006 字 1个月前

快速与团队统一思想之后,薛凤起一刻也没有迟疑,更换好宇航服,上了考察车,再次出了基地,往基建场地而去。

刚驶出基地没多久,他便看见一副热火朝天的开工景象。

每一个AI机器人,不,DI机器人都精神饱满地各司其职。

那些负责“管理”的DI机器人们也没了系统升级之前的那种磨洋工状态,彼此之间没有激烈的对立,只有无间的配合。

第一座火箭发射架已经立起来,在刺眼的阳光下,整个平原区域,还有很多地基正在搭建当中。

在这些站址之间,已经修建而成的,是一座简陋的货物中转站。来自月球正面基地的供给,源源不断通过月球表面运输运送至此。

火箭发动机,航天器核心载荷,还有一些月球上无法生产制造的零部件和测试设备。

它们通过地月间的定期运输先被运至月球正面,再转运至此。

再加上舱元计划的基建舱和3D打印出来的火箭和航天器本身的结构件等部件,薛凤起发现,一号基地已经拥有了在月球上实现从火箭装配、测试、发射,到航天器总体集成能力。

无论是建设星球表面基建舱,还是进行太空发射,都可以由一号基地完成闭环。

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万一真的有一天,需要从月球上再次发射火箭实现人员和基建转移时,只有自己这个一号基地以及附近的区域是最合适的地点。

月球正面虽然有不下十个基地,但他们分别属于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几个国家,相比I2SPO-BTD和ITD,它们STD都只是松散地被管理着,要协调这些资源并不容易。

更要命的是,由于面对地球,每次火箭发射都不得不将地球引力这个决定性因素充分考虑在内。

相比之下,从背面发射,这个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就要小很多。

所以,他几乎可以百分百确定,总有一天,这个一号基地将汇聚全地球的目光。

尽管这些目光无法直接看到这里。

“没有别的,只能万箭齐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