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没有经得起推敲的数据来证明这一点。他们目前所有的观点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当太空的航天器数量突破十万的时候,凯斯勒效应发生的概率就超过了50%。说实话,我不知道他们这个概率是怎么得来的,前段时间一直在问他们要,他们却不给。我严重怀疑他们压根没有。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直接反对。如果他们真的拿出严密的分析过程证明他们的假设,证明外太空的航天器不能再增加了,或者考虑到每年的退役航天器数量,最多每年还能发射多少颗,我们反而会更加被动,因为那时候我们就进入他们的思维框架之内,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我们自己的太空活动受限。”陈自湘补充道。
司博敬佩的看着陈自湘,自从十几年前打交道时开始,他就知道,这位陈老师有着非常犀利的观点和认知,并且永远有一颗公心。
“嗯,陈教授说得很有道理,还好有您这样的专家在会前的指导,我们还算准备得比较充分,虽然会上没有达成一致,但至少让对方清楚,我们的立场已经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李云点头称是。
“可是,接下来怎么办呢?安理会达不成一致,太空垃圾的问题也不会自行消失,会越来越严重,想想广场上那群抗议的人,他们或许会越来越多。”司博担心。
“太空垃圾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在联合国,尤其是安理会这个层面,进展总是要一步一步来的。就太空垃圾这个主题召开专门的安理会会议,在我印象中还真的没有过,这便是一个进步。联合国太空主题的活动虽然每年都有一些,也有一些倡议和议程,包括Space2030、UNISPACE会议等,但都收效不大,要真的引起大家重视,还非得上安理会不可。”李云皱了皱眉,谨慎的回答。
“是啊......这些年我也去过不少类似的场合,任何一点进展都要费很大的气力。”陈自湘也感同身受。
三人陷入沉默。
“对了,有没有向美国索赔?按照《责任公约》,我们的蟾宫空间站损坏,问天望远镜损毁和宇航员的牺牲,他们都有责任吧?至少脱不了干系,这次事故的起因就是穷举公司的卫星和GPS卫星相撞。”司博突然想到了这个。在安理会会议之前,孟森渺就一直坚持要索赔,司博也支持他的观点,但担心喧宾夺主,所以在跟罗伊丝们谈判时没有把这件事作为主要关注点,不过,他也早就把相关内容放进了提供给外交部的谈参。
“别提了!这事儿真是让人上火。”李云摇了摇头,“我们向美国提出之后,他们竟然矢口否认,一开始说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蟾宫空间站的损毁与两颗卫星的碰撞有关系,我们把蟾宫空间站拍下的视频给他们看了,他们又说视频是我们伪造的,说那片区域的卫星都撞毁了,就算空间站拍下了视频,也无法传到地面上来。”
“哦?那咱们怎么回答的?”
“这倒是挺解气的,我问他们’你们知道有星间链路‘这样的技术吗?”李云说到这里,脸上恢复了一些生机。
“哈哈,估计把他们气得够呛。”
“嗯,其实我们提这件事,并非看重赔偿的那些钱。当然,如果能拿到赔偿肯定好,不过,尽管有《责任公约》,我觉得希望也很小,扯起来旷日持久,没完没了。但是,我们必须要时刻提醒他们:这件事你们别想逃脱责任。”
“是的,达到这个效果就行了。”司博表示赞同。这时,他才把自己这些天的疑惑提出来:“说到蟾宫空间站,小孟怎么一直没出现?他是先回国了吗?”
听到这话,陈自湘和李云俩人脸“唰”的变白了,俩人对视了一眼,陈自湘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小孟......他......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