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画天为牢(2 / 2)

画天为牢 匪迦 1121 字 1个月前

“不,我是担心人类滥用这个能力。”

”你原来是凯斯勒的支持者,说实话,他在我们NASA内部都已经不是主流了。“

”大家都这么说,平时我也不去辩驳,但面对你,我的老朋友,我想说,凯斯勒提出他的理论是在1978年,而我,1975年就提出来了。“

看到这里,司博的手激动的颤抖:”什么?爸爸在1975年就提出了凯斯勒效应理论?如果是这样,就不应该叫凯斯勒效应了!应该叫司空效应!“

他迫不及待地接着往下看。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吗?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你应该相信我,我有论文为证,只不过现在不在手上,没法给你看。但是,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一个理论,谁先提出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先让它发扬光大。凯斯勒效应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跟你们压倒性的科技优势和话语权息息相关,即便我真的在1975年成功的发表了成果,也未必会在我们行业的大海里激起什么浪花。”

“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是对的。”

“所以,我的重点其实是,如果人类真的不那么伪善,真心认为太空是没有疆域的,是全人类共有的,就应该联合起来,格外重视太空环境保护和太空垃圾的防治。在人类发明出时空门或者在地球实现虫洞之前,所有的太空扩展活动都需要在物理形式上通过外太空,而外太空看上去无比广袤,却也无比脆弱。当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精妙的控制太空活动和其后果的时候,如果鲁莽的往外太空发射火箭、卫星和航天器,将会产生无法消除的太空碎片,或者叫太空垃圾。这些垃圾依然会绕着地球转动,它们不提供任何价值,却占用着宝贵的轨位资源,更要命的,它们一旦触碰到正常运行的航天器,很可能造成后者的损毁。而这样的损毁如果接连发生,直到把整个外太空的航天器全部摧毁,就会造成太空垃圾坟场。到时候,人类还怎么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活动呢?”

“嗯,听上去,你的观点的确与凯斯勒很像。我之所以不同意这个观点,就是因为我认为人类的能力是不断进步的,就如你所说,粗放式的发射才可能造成这样的结果,而我们迟早会精细化,在发射前就设计好了善后处理的计划......”

“可是这个计划也不能百分百的消除太空垃圾,只能减少,对不对?”

“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

“不,从现实情况来说,也是这样。我从90年代开始观测太空垃圾的分布,发现,不管我们采用多么进步的方式,到目前为止,太空里的垃圾数量是逐年增多的。如果这个趋势不发生扭转,积累到某个临界点时,我说的那种情况,或者你们所说的凯斯勒效应,一定会发生。“

”我没有那么悲观,我始终相信,人类可以在被一圈圈垃圾困住之前,找到大规模飞出地球,开展星际移民的方案。司空,你为什么会那么悲观?“

”这个跟我刚才最早提出的那个问题有关,跟人性有关。“

”关于疆域的问题?“

”对,人类如果不能真正团结起来,一直只是喊喊口号,在处理问题时却依然各自为政,太空垃圾坟场的形成一定早于大规模星际移民方案的成形。为什么这么说呢?拿大海做例子,我们地球上70%的面积都被海洋覆盖,除了每个国家的领海之外,有大片大片的所谓公海,听上去人人都可以使用、通航,是不是像是我们现在谈的卡门线之上的太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公海的呢?倾倒垃圾,疯狂捕鱼,塑料等废料不降解也就罢了,还有各种核、化学和高污染的废料,有些国家也毫无心理负担的往海里排放。但是,与太空不同,我们人类永远不会回到海里生存了,而我们的未来一定要往太空发展,这一点我跟你的观点一致。可是,如果我们用对待海洋的方式去对待太空,人类迟早会被困在地球上,永远的困在地球上。在我们的历史文化当中,有一个成语叫‘画地为牢’,在我看来,人类终将会画天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