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2 / 2)

以孟先生制符方面的经验,只看了打印机运转一次,就明白了许许多多其中的道理,他立刻就找了个安静的房间去思索一些问题。等孟先生出来的时候,他想必都会有一些进益。

老杨很洒脱地拉着聂信跑到了外面的山坡上,拿了壶酒,和聂信对饮起来,聊着些漫无边际的话。忽然。老杨问道:“你现在,应该知道当初我们和你师父一起做的那些事情了吧”聂信点头道:“知道了一些。上次碰到莫天前辈,跟我说了些。”

“能劳他老人家记住,还真不容易。”老杨淡淡地说。“既然如此。也就不跟你再客气什存了。蓬莱一行颇为凶险,仙友会的时候,华夏修行界倒是会安静一阵,可不少邪修会跑去蓬莱。到时候有的好闹了,你现在还是挺能打的,想必会给你添点战绩,不过,还是让你更厉害一点比较好。虽然不知道临时抱佛脚能有多大用处,抱一点是一点吧。”

聂信躬身应道:“是。”

“当初认识何念生的时候,他问了我们几个问题:而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当年能够闯出偌大名头的根本。这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都在求道,可道究竟是什么”

聂信的身心一片空明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可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吗

“有人说,道是长生;有人说。道是与天地共存,我即世界,世界即我;有人说,道是力量,愿能斩妖除魔,开山蹈海;有人说,道是心安。不畏不怖”道法万千,可你取哪一种呢哪些是道,哪些不是道呢”

这是一道选择题,还是一道问答题呢聂信仔细思索着老杨所说的这些话,体察这里面最精微的思绪,这些前人认为的道的本源的定义,每一种都代表着一种修行方式一个体系”而道法万千,其实每一种都有着一大批伟大的实践者。

聂信终于开口回答道:“我觉的。道是法则,而其余所有诸如长生也好,能斩妖除魔也好,不过是求道过程中的辅助效果而已。”

“哦”老杨笑了笑,说:“这倒是有趣。你且说说看”,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凶叭,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四天三夜

“道。我感觉。是不是应该就是天地间的法则呢而这个州上产控着一切能量的流动,而其中,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灵能。可灵能又是什么呢灵能,或许是在遵循某种法则而产生的基本能量,是一种比起世俗界掌握的各种能源更接近法则本身的能量。而功法、招法则是前辈修士们不断体悟、总结之后,对如何收集灵能、使用灵能的经验总结。”聂信说道:“一般来说,功法为体,招法为用。功法追求更有效率地收集灵能,招法追求更有效率的使用灵能,而有些法诀,则是在两者之间求得一种平衡,两者的特性兼而有之。”

听了聂信这么一说,老杨眼睛里闪动着光芒。这些话,和当初何念生对他们所说的如出一辙。聂信果然对灵能的理解,已然晋入大师的境地。

“哦可是,道是什么呢”老杨笑着继续问道:“那些就不是道吗”

“我觉得,那些只是修行的效果而已。修行,追求的是对道,也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法则的理解。但是,在求道的过程中,修行可以给我们带来大量的好处。我们控制自己的肌体。积聚更多的灵能。排除身体内的毒素,也就在不断强健更新我们的身体,寿命自然而然也就长了。世俗界现在有什么优活的概念,有各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健康食谱之类的东西,无非是修行的世俗翻版罢了,可真的做好了,也的确是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想了想,聂信又说道:“至于掌握更大的力量,开山蹈海,那是因为我们对天地法则的领悟比较深,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以自身的灵能为引。牵动天地气机。这是道的力量的表现。至于内心坚定,不畏不怖。我觉得,这是掌握了部分的道应有的心理状态。掌握着力量,掌握着别人难以企及的力量,难道不应该是镇定从容的吗这只是道在修行者自身修养上的表现。”

“哦,,你这么说,许多修士可是要跳出来骂人的。”老杨开玩笑地说。

“不畏不怖,只是最基本的修行的心态而已,将这个当作道本身。那才是舍本逐末了。”聂信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

“那我们的修道,不是积修灵能。就是磨砺剑诀等等,然后在其中寻求悟道的契机,我们在修什么我们在怎么修道呢”

聂信此玄仿佛也进入到了某种奇异的状态,很快就沉浸在思考中,等他再胀开眼睛之后,他娓娓道来:“如果我之前所说的成立,灵能只是符合“道,的能量表现,那么,我们的修道都是在通过掌握灵能,进而揣摩、计算道的本身。积修灵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体察灵能的流动、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灵能的变化法则。而这种法则比我们所接触到的其他一切更接近道。这是将灵能从游离状态变为静止状态固化在身体内的过程。而剑诀法术的修行,则是灵能的另一端。通过剑诀、法术,我们感知的是一个灵能从静止状态、复归活跃、散逸状态的过程。我们试图去掌握这个过程,使得这种活跃、散逸的过程能够产生符合我们要求的效果。而我们在其中的努力,就包含了掌握灵能特性,掌握灵能本身的规则,进而接近道的本身。”

“按照你的意思,如果灵能本身不是道,那道可是虚无”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孟先生加入了讨论;他为自己斟了一杯酒,平静地发问。

“如果道是这个世界的规则,那它的确应该没有任何实体。应该”不是我们能够找到的什么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虚无。

存在和不存在是两个概念,实体的存在是存在,没有实体的存在也是存在。”聂信回答道。

孟先生对这个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没有多追问,而是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上,和聂信、老杨一起,讨论灵能和道的关系,讨论灵能的不同状态的转换和功法修行的关系。聂信的说法无限接近何念生当时的说法。甚至比何念生当年所说更有逻辑性,这一点让孟先生和老杨惊喜莫名。虽然聂信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