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记,中央派到欧洲的谈判代表团会在10號出发,飞往维也纳。”
刘清明的声音沉静如水,听不出任何波澜。
“我已经入选了这个代表团。”
电话那头的黄文儒明显顿了一下,隨即问道:“啊这次谈判很重要,小刘,你打算怎么做”
“我是这么想的。”刘清明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这个《瓦森纳协定》,本质上是把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强行排除在正常的世界贸易体系之外。这本身就违背了世界贸易的原则。”
“我们能加入wto,理论上,也就能加入这个协定。”
黄文儒没有插话,静静地听著。
刘清明继续说道:“所以,在首次对话中,我会建议,我们不要仅仅执著於修改其中的某几项章程,或者乞求对方开放某几项技术和商品。”
“我们要表达一种姿態,一种决心。”
“我们会以当年费十几年时间,最终成功加入wto的毅力和决心,与《瓦森纳协定》的42个缔约国,进行一对一的、漫长的、艰苦的谈判。”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爭取获得他们所有国家的同意,最终成为这个协定的一员。而不是永远作为一个被排斥在外的旁观者。”
黄文儒彻底愣住了。
他完全没想到,刘清明的思路,竟然如此的……宏大。
甚至是有些天马行空。
“难道……代表团不是这么打算的”黄文儒的声音里带著一丝困惑。
“希望他们是。”刘清明给出了一个模稜两可的回答。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直到前世他重生那年,华夏依然被冷酷地排除在协定之外。
隨著时间的推移,那个协定,几乎变成了只针对华夏一个国家的、量身定做的限制性条约。
刘清明並不清楚,从04年就开始的双边对话,究竟谈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毫无进展。
但既然自己来了,来到了这个歷史的转折点。
那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去改变这个现状。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去尝试。
电话那头,黄文儒消化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很快便抓住了重点。“那云州方面,要怎么配合你”
“我先过去了解一下情况,和对方初步接触一下。”刘清明说道,“黄书记,你们这边,要做好隨时派团出国的准备。”
“我希望,规格能高一点。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明白了。”黄文儒立刻应下,“明天我就和吴省长商量一下,听听她的意见。”
刘清明嗯了一声,又补充道:“还有一件事。请於总那边,帮忙联繫一些友好的岛商,对积架公司施加一些影响。”
於总,於惠嫻。
“他们既然愿意在沪市投资晶圆厂,想必也不会排斥在大陆的进一步发展。”
“游说的重点就是,华夏正在积极谋求加入《瓦森纳协定》,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但我们有决心。一旦成功,届时很多技术和设备的限制,都將不復存在。”
黄文儒心领神会。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小子,我就说,当初没把你挖来我们云州搞招商引资,实在是太可惜了。”
“没关係,”刘清明也笑了,“我现在,不也正在帮咱们云州招商吗”
“哈哈哈哈!”黄文儒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好!就按你说的办!我等你的好消息!”
结束通话,黄文儒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坐了许久,一言不发。
大秘胡金平站在边上,安静地等待著,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许久,黄文儒將整个思路彻底理顺,才抬起头问胡金平:“接下来是什么工作安排”
胡金平连忙翻开记事本,恭敬地回答:“十分钟后,您有一个接见。晚上,要参加一个宴请。”
黄文儒摆了摆手。
“把这个接见取消掉。”
他的决定不容置疑。
“我要马上去一趟省政府。”
胡金平有些吃惊。
刚才在电话里,他分明听到黄文儒说的是“明天”去见吴省长。
但他什么也没问,只是迅速地点头。
“好,我马上备车。”
……
下午,临近下班时间。
刘清明终於从那堆积如山的资料里抬起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將这次双边对话的大致背景、各方诉求和可能的障碍,都认真地查阅了一遍。
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较。
他拿起桌上的內线电话,拨了出去。
“小陈,你来一下。”
很快,办公室的门被敲响,陈默走了进来。
“刘处。”
“今天辛苦你了。”刘清明指了指桌上那几摞资料,“这些东西,还要麻烦你再送回去。”
陈默连忙上前一步,脸上带著真诚的笑容。
“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马上送回去。”
刘清明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做完就下班吧,別太晚了。”
陈默抱著文件,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迟疑地停下脚步,回头问道:“刘处,您……您是不是要出国了”
刘清e明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这事都知道了”
陈默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嗯,大伙儿……都在传。”
刘清明点点头,这也在意料之中。
“本来也打算告诉你的。”
他看著陈默,平静地说道。
“在我出国期间,你的工作,就是配合我。”
陈默猛地一怔,抱著文件的手都紧了紧,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我”
“对,就是你。”刘清明確认道,“我要你守在咱们的办公室里。电脑会用吧”
“会!会的!”陈默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去申请一个sn帐號,到时候,我们在线上联繫。”
在2003年,sn是比qq更主流、更商务的即时通讯工具。
“好,我知道怎么申请!”陈默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激动。
刘清明继续布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