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人类的军队的话,哪怕是再弱智的炮兵指挥官,要知道一次炮击之后肯定是要全军大转移,以规避对方炮兵接踵而来的回击。但是丧尸群既没有这个概念,也没有规避的那种速度,它们还一抽一抽的,酝酿第二次对人类的射击,而以它们的慢吞吞的移动速度,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应该也是逃不出即将被轰炸的区域的。
得益于丧尸的这种特性,人类炮兵的还击,取得了极为卓著的成绩,一轮一轮的炮击下来,,那些还留守西岸的火炮丧尸们,几乎已经是伤亡殆。
五分钟之后,当后一个火炮丧尸被一枚炮弹给炸成了粉末的时候,那一阵阵破空的咻咻声音,终于是戛然而止。
被这百炮齐鸣的巨大声响所震撼的人们,也是长长地松了口气,他们不约而同做了一个揉了揉耳朵的动作。这是要舒缓一下被大炮的轰鸣声给震得似乎要炸裂的耳膜和太阳穴。
失去了火炮丧尸的隔河的火力支援,现已经全部涌上了东岸的丧尸的末日,也是来临了。
拥堵了那一小片的狭窄区域上的丧尸们,终于是发现了几个没有被火墙给封住的出口,一批批的丧尸从这里涌进了人类的碉堡群,而本来是用来迟滞丧尸行进速度的三层铁丝网,早就被那白金色火焰给烧成了铁水,没有起到一点儿的作用。不过这几个缺口并不大,人类只不过是调配了十几挺重机枪,就足以把这几个缺口给一一封堵住,只要是从这缺口中冲进去的丧尸,根本就是有来无回。
而炮轰完了对面的火炮丧尸,只不过是沉寂了几秒之后,东岸的人类炮兵又是开火了,轰鸣的大炮把成吨成吨的钢铁倾泻了丧尸群的阵地上,一炮落下去,丧尸群便是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空白地带,接着,这里就立刻被其它的丧尸给填满。就这样,人类炮兵不断的给丧尸群消着肿,带来了大量的伤亡。
人类炮兵的掺和,成为了压垮丧尸群的后一根稻草,同时也为整个堡垒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火焰熄灭之前的这有限时间里面,给予丧尸以可能大的杀伤。又过了几分钟,那白金色的火焰终于是熄灭了,丧尸群得以越过这道火线,直扑向那些人类的碉堡。
哪怕是这道火墙早熄灭上三分钟,丧尸群也不至于陷入这样的死地,而由于缺少统一的调度和指挥,导致了身为炮兵的西岸火炮丧尸的步调和身为步兵的普通丧尸的步调不能保持一致,于是这道火墙就无巧不巧的堵了丧尸的前进路线上。这种弄巧成拙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人类对丧尸的单方面的屠杀,若是火炮丧尸早发射上那么几分钟,丧尸群也不至于这道恐怖的火墙面前被困上许久,并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其实后登陆上东岸的丧尸,足足有三万出头的数目,而若是火墙早熄灭上三分钟,就可以有有两万,也就是相当于之前丧尸总兵力的三分之一的丧尸冲进人类的碉堡区,这些丧尸,就足以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甚至把整个防线攻破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遗憾,事实没有如果,战争是如此,到后,火墙熄灭之后进入到了碉堡区的丧尸,已经是不足三千头了。
这三千头丧尸,对于人类来说,根本就不存什么大的威胁,一挺一挺的重机枪的轰鸣声中,丧尸的数目不断的减少着。
到了现,这场战争便是也该结束了
更多精彩小说下载尽在,本站地址:
第三一八章 全日军装备 修仙四大要求 偷袭
第三一八章全日军装备修仙四大要求偷袭
无庸讳言,我们已知的大部分描述战争的影视、文学作品中,每一场战役从头至尾都是那样辉煌炫烂、激动人心。而现实当中呢事实往往与我们被资讯所灌输这些“战争知识”的截然不同。一场战役不管的“起”是多么的石破天惊,“承”和“转”是何等的波澜壮阔,一到战役收尾阶段通常都是呈蛇尾形状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和战争的本质密不可分的,战争,说到底,就是两个代表着不同利益的军事集团,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进行的一次硬碰硬的交锋。而决定这种交锋的胜负的,则是其本身的实力,这个实力,不单单是指军队的强大,是包括各种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由此。
就比如说这一次,人类的兵力李业翎还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不到六万,也就是丧尸的那数目的。这样的兵力,若是和丧尸大军摆开阵势原野上来一场大战,那么胜负之数还是未定之天。而今天,东岸的人类守军,依托沱沱河天险,据守已经经营许久的堡垒之中,先后利用爆炸、重型火力武器打击等方法,付出了几千人死亡的情况下,将六万多丧尸全歼。而这场可以称之为极度辉煌的战役,还是有着稍微的那么一丁点儿缺陷,若不是他们对于丧尸的远程火力一无所知并且因为轻敌没有做好任何防备,这种伤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能够做到零伤亡。
而丧尸群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如人家,没有充足的远程火力,又是没有统一的调度和指挥,只知道一味的往前冲,导致自己人困住自己人的场面出现,这种种因素混合起来,导致丧尸的整体实力远不如人类,出现虎头蛇尾的这样一个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到足球后一小撮丧尸倒了人类的机枪扫射之下,李业翎尝尝的出了口气,呼,终于是结束了。
此时战场上的情景有些惨不忍睹,冰面上,沱沱河的东西两岸,全都是一坨一坨的黑色东西,这些东西,全都是丧尸那零零碎碎的尸体。这样的场景,用尸横遍野来形容,都有些不够分量,若是真的说的话,那就是一个词儿:人间地狱。
真的就是人间地狱,而观战的众人,此时能保持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