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计划非常之大胆,可以说大胆到冒险的程度。张世杰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这个年青军官的计划成功地可能性极大,他地战法与宋军以往的打法完全不同,是另一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宋军现有地机动能力进行大规模运动作战,进行大迂回、大包抄、大纵深穿插,长途奔袭。这点,和廖胜功提出的理论一致,没什么新颖的地方,只不过更加具体,已经给他加工成可以实施的计划了。
他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要求集中大规模的技术兵种,对蒙古人的战略目标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务求一击致命。
打击敌人的战略目标,李隽曾提出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没有执行。也正是这些方面的原因,使得李隽一直想组建战略部队的构想没有成为现实。
明白这一计划好处的张世杰马上把赵良淳、高达、解晋三人找来商量,经过多种推测,四人一致认为此计划不仅可以成功,还将创造一个奇迹,那就是在数月时光里光复大量国土。
为了实行这一计划,四人再和这个年青军官一道商讨,推敲了各种细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解晋这支骑兵部队将担负重任,要转战各个战区,作战任务非常之重,需要相机决断的权力。
解晋找到李隽,向李隽要相机决断权力,李隽一向主张放手让他们去干,欣然同意了。才有解晋长途奔袭取得的空前成功,成为战争史上的一个神话。
这个年青军官有着非凡的理解力,惊人的洞察力,用高达的话来说就是“和和廖将军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张世杰四人一致决定,要把这位年青军官向李隽推荐,予以重用。
这个年青军官马上请求他们不要给李隽说,他还想想完成学业。因为他还是军事学院的一个学生,喜欢读书,想趁现在的难得时光,多读点书。为了打造一支优秀的军官队伍,李隽是不惜血本,不仅增添了许多教学设施,还特地从各地搜购了大批图书放在军事学院里。
据张世杰了解,这个年青军官生来就喜欢读书,只是家里穷上不起私塾,一直在家务农。但他聪明过人,种的庄稼总是比别人家的好,更难得的是他很喜欢帮助乡亲们,传授自己种庄稼的心得,是以在他的家乡,总是富足。
直到去年的冬季大征兵,他才从军。由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很得上司的器重,今年入选军事学院就读。军事学院里有这么多的图书,对于喜欢读书的年青军官来说,无异于进了天堂,天天废寝忘食,苦读不辍。
对于他的才干,张世杰他们是非常欣赏,巴不得他早点出来带兵。但对于他的遭遇,又很是同情,也就不好意思违他之意,只好同意了,让他继续求学。
高达拍着他的肩膀,兴奋地说:“好小子,有志气,前途无量。大宋朝就要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等打完这一仗,我们再向皇上引荐,到那时,你已经是立下大功了。”
事实上,这位年青军官是走上统帅位置的第一位军事学院毕业生。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二十九章 扫荡淮西
碧空万里,一碧如洗,一丝云也没有,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但是,好天气未必有好事情,特别是对那些从巅峰坠入谷底的人来说,那绝对算得上一个倒霉透顶的日子,这个倒霉蛋自然是阿拜尔赤了。
阿拜尔赤才干不错,跟随阿术征战多年,很得阿术的赏识,知道趁张武兵力不足,连日攻城不克,兵老师疲的有利时机发起反攻可以打一个大胜仗,调动城中的兵马和赶到的援军对张武发起猛攻,准备一举吃掉张武。
合肥之战持续多日,宋军不仅没有攻下合肥,反而由于蒙古援军不断赶到越来越不利,吃掉张武对于阿拜尔赤来说具有绝对的信心。
阿拜尔赤一下拔出弯刀,高举在头上,开始训话,道:“草原上的雄鹰们,展开你们的翅膀,飞上蓝天,对着地上的小鸡猛扑吧”弯刀朝城外一指,吼道:“草原上的雄鹰们,用我们手中的弯刀继写我们的辉煌让我们的弯刀沾满南蛮的血肉成吉思汗”
数万蒙古军队张嘴大嗥,一声声“成吉思汗”的怒吼声好象无数个焦雷轰响,惊天动地,风云为之失色。
训话完成,阿拜尔赤指挥蒙古军队杀出城来,准备痛击张武。迎接蒙古军队的是铺天盖地的炮火,数百门火炮对准蒙古阵里猛轰,一发发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划着美妙的曲线,落在蒙古阵中。一个个火球闪现,爆炸声一声接一声地传来。
经受过炮火洗礼地蒙古军队已经不复存在,给李隽埋葬在了江南,现存的蒙古军队是没有经过炮火洗礼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炮火是什么,就更不知道如何应付了,爆炸声响起死伤惨重。人喊马嘶,到处是掀起的泥沙灰尘。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到处都是,一幅血淋淋的战争画卷突现。
轰炸的效果如此之好,张武兴奋得眼球都快充血了,大吼道:“打打打,给老子狠狠地打,不要节约炮弹。管够管够。张大人说了,只要老子守得住,爱怎么打就怎么打,打呀打呀,炮弹多的是。”吼得兴奋了,口沫横飞,喘口气道:“老子憋了这么多天地气,现在终于有地方可以出了”
张武如此兴奋。是他的部下从来没有见过地,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今天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兴奋,非常好奇地看着他。这也难怪,憋了这么多天的气一下子有地方出了,由不得张武不兴奋。
之所以如此兴奋。不仅仅是因为多日憋屈得难受,还在于张世杰“开恩”了,张武可以动用火器了,火器一直是宋军最为犀利的武器,也不知道张世杰打的什么主意,一直不准他使用,攻打合肥不下,有了火器不能用,只能当摆设,就别提张武心中那个难受劲了。
也许是张世杰睡在磨盘上想转了。居然允许张武可以使用火器。张武当时接到这道命令时还真有点难以相信这是真的,过了好久方才明白不是假的。当时就兴奋得大吼一声“太好子真是太好了”现在打蒙古人打得这么爽,他要不兴奋就不正常了。
蒙古军队毕竟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勇悍过人,给宋军第一轮炮击造成了不小地混乱,很快就镇定下来了,重整队形向宋军发起进攻。
自从郭侃败归后,以他的军事才干自然是摸索出不少对付火炮的办法,比如用散兵冲击,不要太集中,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迂回,以及利用骑兵的快速冲刺能力迅速冲到近距离。忽必烈对郭侃历来信任有嘉,认真听取了他的意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