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2 / 2)

赝品 叨狼 5487 字 2019-04-17

辽营之中,萧绰稳坐中军大帐,一旁陪同的正是半躺在椅子上面的韩得让,另外站着的一个人赫然就是大难不死依旧出来兴风作浪的前邪异宗主林正宵本人

“国师”萧绰依然是风姿绰约,不负她的名字,用手翻动摆在案头的那些宗卷,向林正宵问道,“若不是国师点醒,本宫真的无法想象,杨延昭的西北如今竟有如此实力”

林正宵的一身功力虽然所剩无几,但是胜在阅历丰富,本人杂学渊博,门下的弟子们在他的指点下潜入西北各地,广泛地搜罗各种情报,其中也包含了关于西北火器的资料,此时摆在萧绰面前的情报,就有已经在战场上露过面的各种大型机械式远程攻击武器,还有一些基本配置的火器制作方法。

“此人不除,我大辽永无宁日”坐在椅子上面的韩得让睁开了眼睛,沉声说道。

“西北兵革犀利,火器威力强大,如今已是我们的大敌,现下宋室内部斗争不断,正好是我们大举西进的时机我们兴兵四十万,对外诈称二十万,就是为了打杨延昭一个措手不及但愿天遂人愿,一举成功”萧绰对两个人说道。

“太后所言极是”林正宵点头答道。

三个人的脸上表情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此时想到的却都是同一个人。

第八章热兵时代

倾国之兵

我在观看了契丹人的防御之后,如此评价道。

其实也算不上防御,因为据我的观察,这一次契丹人根本就没有花多少心思在防御工事上,营帐可谓是摩肩接踵连环相扣,一眼望过去,满山遍野都黑压压的一片营帐,无数高大的旗门竖了起来,将契丹人的黑色旗子飘在空中,迎风一吹,哗啦啦地响着。

“看来我们得追加预算了”我有些苦恼地搔着头对公主说道。

有一件事情引起了我的警惕之心,就是这一次契丹人的战旗上面居然除了大辽国号之外,并没有很明显的将领的标示,这与以往非常不同。

若是往常,大将出征时,旗帜上面的字样鲜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领兵作战的是什么人,而不会象现在这样,大家都是黑乎乎的一片看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这对于我们了解对手打击敌人很不利啊

契丹人的阵势弄得挺正规,我看了一阵子也没有找到什么破绽,骑兵奔袭偷营什么的直接就给排除掉了,本身契丹人的骑兵就是强项,我还没有傻到用自己的弱项去挑战对方的优势。

就目下而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用远程打击武器了。

回到营中之后,西北大军已经陆续就位了,我径直奔向刚刚抵达不久的火器营中。

“王爷来了”营中众人除了操作武器地士兵外。多是由当初我从江南拉来的能工巧匠们组成的技术支持,自然对我非常熟悉,见到我来到营中。都非常兴奋。

“大家好,都辛苦了”我非常和善地接见了诸多充满激情地部下们,然后在他们的引导下。来到了西北最新投产的一批火炮面前。

早在对付河西李继迁地时候。我在西北地钢铁工厂就已经初具规模。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新式火炮地研发,只不过为了避免整个战争形势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我一直尽量将使用热兵器的时间压后,若非这一次看到契丹人的决心很大,也不会把压箱底儿的宝贝都拿出来。

众人将厚实的炮衣掀开之后,这些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新式武器就出现在我地面前。

经过技术处理后的炮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地深沉。各部件的草图都是由我提供的,此时看到之后却发现有些部件已经被工匠们修改过了,一问起来,自然是在实验地时候发现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想方设法加以弥补的。

对此我感到非常满意,若是工匠们没有一点儿随机应变的本事的话,那我也不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了。

虽然我知道线膛炮的打击精度要比滑膛炮高许多,可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也不指望自己能造出线膛炮来,毕竟膛线的制造是一个问题,而线膛炮的长炮身对于西北现有的工业基础来说,也不是可以顺利制造出来的。

因此所有的火炮都是滑膛炮,只不过因为西北钢铁工业在我的指导之下已经距离成熟的程度不是很遥远,炮身的质量都很过硬,不论从制造的精度还是炮身的强度来看,这些滑膛炮都很不错。

“很好,很强大”我忍不住夸奖了一句道。

其实打击精度不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在现在看来。

滑膛炮没有膛线,其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同时由于没有了膛线磨损,使其炮管寿命要长于线膛炮,由于没有了线膛炮因膛线根部应力集中而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这样对提高弹丸初速和射程有很大的帮助,而线膛炮要想获得高炮口初速必须付出更高的膛压、更长的身管长度、更大的膛线磨损,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

目前,大家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炮火打击的战争,对于火炮的防御意识基本上为零,虽然以前也有过一些零零星星的零散火器攻击,但那些都是辅助性的,射程也非常之有限,滑膛炮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可以带给敌人巨大的打击,这些都是可以肯定的。

然后就看到了为这些火炮配置的弹丸,清一色的黝黑弹体,后面有稳定尾翼来提高飞行的状态,弹头前面的引信部分可以拆卸下来,这样的好处是里面的装药可以随时更换,针对不同的作战目的可以使用不同的装药,另外也可以避免弹药因受潮变质而造成失效。

“射程怎么样”这是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架在山头上的话,打个十来里不成问题。”负责实验的管事儿回答道。

“谁问你山头上了,我是问在平地上面”我笑骂道。

“平地上面,总不如架在山头上舒服,不过四五里的射程总是有的”管事儿的有些遗憾地回答道。

“嗯,那也足够了。”我对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是我们搞出来的第一批火炮,能有这样的功效确实不错了,不应该再奢谈其他,凡事总得量力而为。

倾整个西北之力,也不过造出了六十门这样的火炮来,炮身上面不但有用来调教方位的标尺,也有方便移动的轮子与卸去后坐力的装备,虽然还不很完善,却已经够用了,新研制出来的发火装置也使得我的炮兵部队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明火执仗的需求,一切都宛如真正的炮兵部队。

事实上,西北的钢铁产量现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