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0(2 / 2)

赝品 叨狼 5367 字 2019-04-17

“王冼你太过分了”一声怒喝传了过来,却不是杨继业,而是潘美看不过去了。

王冼此时却如一条疯狗一般,逮谁咬谁,酸溜溜地说道:“哈下官倒是忘记了。潘大人同杨大人已经是儿女亲家了令婿这回也跟随大军出征了吧嘿嘿”话虽然没有全说出来,可是言外之意却很明显,是讽刺潘美与杨继业已经结为一党了。

潘美心中一凛。看了下太宗皇帝,只见他的脸土沉稳如水,却是看不出个深浅来,当下反驳道:“王大人这话说地毫无来由小儿女辈们的感情,可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

“好了好了都不要再互相指责了”太宗皇帝有些不说地说道,“让你们商量如何退敌。怎么说着说着就拉到这些事情上来了朕同潘杨二卿也是儿女亲家呢”稍微停了一下后,太宗忽然问了一句,“不过,杨卿家,依你多年与契丹人打交道地经脸。如果我们真的来一招诱敌之计,成功的把握能有几成”

杨继业沉思了一阵子后回答道:“契丹人生性喜欢效仿狼。狼性多疑而逐利,若是能够抛出一个对他们有足够吸引力的诱饵来。应该能将他们调动。”

宁化军节度使崔翰在旁边说道:“王大人所说的计策虽然有些凶险,却也有一定的道理”后半句话却没有说出来,显然是忌惮得罪了人。

太宗皇帝似是有所意动,在营帐中踱来踱去,看看杨继业,又看看王冼,始终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若是皇上准许。臣愿意领兵去试一试”杨继业见皇帝也有这个意思,心想与其被派出去那么被动,还不如自己请命好一些,反正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尽管现在自己表面上看着比较风光,到底是一个降将,索性赌上这一把了,成了自然好,败了也没说的,总好过被人左右猜疑。

太宗闻言后,脸色顿时好看了很多,口中称赞道:“好,好时穷节乃现,日久见人心上次在高梁河就是全赖杨卿救了朕地性命,看来今日能否一举击破契丹人的包围,还是要靠你了”

“保护皇上,为国为民,是继业的职责所在”杨继业想通事情以后。心中也安然了,当下向皇帝说了两句豪言壮语以明心迹。

“好,朕拨给你五千精骑,把全副仪仗都交给你使用”太宗皇帝想了想后决定道:“你们先在一起商量下对策,若是引动契丹人之后,大军应该如何相机而动这些都要考虑清楚事情紧急,一定要抓紧时间来办,切不可有所懈怠呀朕的性命,都系在诸卿身上了”

“忠心王事,臣等万死不辞”众人齐声表白道。

说是拨给五千精骑,实际上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人马都得从自己手下来找,杨继业的直系人马大概有四五万人,这回带出来大约一半儿,剩下地尚且留在三关驻地,当下选拔出来五千精骑,配齐了装备,单等时机一到就选择突破口用兵。

天气的变化也很快,本来晴朗的天空在短短的半日之内就变得彤云密布,朔风呼呼地刮引起来,温度虽然不低,甚至还有些暖和,但是有经验的人们都看得出来,要下雪了

我带领着两百精骑,一路上日夜兼程,换了二十几次马后,总算是进入了太原府境内,人马已经是疲惫已极,若不是挑选出来地都是有内功基础的高手,恐怕早就死在半路上了。

“李德豫,让大家抓紧时间休整,记得一定要按照师门功夫来炼气,这可不是平时”我非常认真地吩咐抱朴真人的二弟子,现在统领这些其他弟子们的李德豫道:“若是贪图一时的舒适,就这么睡倒过去,功力会退减很多的,可是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来炼功,实力也会增强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地步”

“弟子明白”李德豫肃然答应下来,一个个去通知其他的弟子们。

抬头仰望天空,大面积地乌云开始从北方压了过来,就要下雪了啊却不知道现在他们的景况究竟如何了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天波府里的众人,杨老爹,大郎,二郎,三郎,四郎,还有没有见过面的五郎,也不知道七郎现在是在京师家中还是已经跟随父亲来到了北疆我的心中,忽然被一种莫名的情愫牵动起来,怕是,我已经彻底地将自己当作是天波府的一份子了

我拍了拍身边的白马,它吸律律地仰着脖子叫引起来,神情依然如同刚从苏州出发的时候一样骄傲,作为整个队伍中唯一没有被替接下来的马匹,它的确有骄傲的资本我用手在它的长脖子上面来回抚摩着,一面低声沉吟道:“雪翼,不知道你在大风雪中,是否还当得起这个名字”

白马喷了一个响鼻,将头扬引起来,长长的马鬃如同美女的发丝一般在风中舞动着,这匹高丽王赠送的白马依然像平时在作礼伙导引时一样地高贵。

这一次休整,就算是临战之前的最后一次磨砺了很多的弟子从疲惫的感觉中恢复过来,在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实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天地同休整之前已经截然不同了,沙砾一般的雪花从空中向下撒接着,堆职着,一场大范围的降雪已经开始了。

看着又变成生龙活虎的弟子们,我挥动身旁挂着的大铁枪,向前一指,沉声说道:“目标北方”

第四章血色黄昏

韩德让端坐于中军大帐,将一道道的命令传达下去,大帐中的文官武将穿梭来往络绎不绝,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阴沉沉的,就连进出的侍卫们也都是面色凝重,大气也不敢出半口。

自从这位燕王世子大辽的南院枢密使韩大人一口气斩了六员大将之后,没有人敢对他再持有轻慢之心。

原本萧绰和韩德让都希望辽景宗的死讯能够隐瞒到战事结束,但是京城里面显然有人不希望萧绰和她的幼子顺利地登上皇帝宝座君临天下,在消息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两个人决定有限度地对军中大将公布景宗的死讯。

皇帝的死记显然对众人的冲击比较大,契丹军人数虽然众多,但是组成却很复杂,仅仅王族之内就分成了八部,更不用说其他的小部族,很多人立刻想到了如何在这个纷乱的时刻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军中接言四起人心不定,韩德让在萧绰最为艰难的时刻再一次为她担当起了铁腕拥护者的重任,接受了中书平章的任命,成为了新朝宰相,并被赐封为楚王,与父亲韩匡嗣同列王爵。

“韩家有什么功劳不就是皇帝的家奴么”有一位大将这么发牢骚道,第二天早上,他的脑袋就挂到了辕门外,罪名是诽谤朝政通敌卖国。

“德让,天降大雪,先皇帝又驾崩,如此情况之下,我们应当如何是好”萧绰的心中有些混乱,原先定下的计划应该是无法实现了。

萧绰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辽景宗撒手西去,京城政局立刻陷入动荡之中。太子耶律障绪不过才十二步,孤儿寡母,主少国疑,诸王宗室两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虎视眈眈。内外震恐。尽管景宗在世时只是画诺而已,萧绰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但景宗毕竟是正统天子,群臣各安其位。尚不敢萌生邪念。而今萧绰失去景宗这一背景,莞菀孑立,局势就变得险恶起来,她最忧心的是赵匡胤篡夺后周江山的局面在辽国重演。

“眼下的局势确实令人担忧,尤其是如果按照原定的方案来进行肯定是行不通的。”韩德让分析道:“现在必须要做地就是稳定军心。我们需要一场大胜仗来增强自己的军中地位,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德让”萧绰有些伤感地说道:“先帝已去,我唯一能够依仗的,就只有你了。”

“你大可放心。”韩德让将太后接在怀中,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