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9(2 / 2)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5752 字 2019-04-17

说白了,今日大秦实施的中央领导下的郡县制,其权力和财富过度倾向于君王和中央,贵族们尤其是豪门贵族利益损失太大。

从强国的角度,从统一中土的角度来说,今日大秦的制度是正确的,否则无法强国,无法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一统天下。只是统一之后,大秦在彻底解决生存危机之后,其外部最激烈的矛盾消除之后,转而面临的则是内部的激烈矛盾,而这个矛盾就是帝国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就是各阶层在权力和财富再分配中占有比例的多少。这个问题不解决,内部矛盾就会越来越激烈,最终会引发动乱。历史上,帝国就是因此而崩溃。

所以,未来帝国的国策要改,但如何改,如何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满足君王、贵族和庶民等各阶层的利益,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摸索和试验的过程,毕竟这是中土人第一次统治一个万里疆域和数千万人口的大国,谁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于是,实施中央领导下的封国和郡县并行制是必要的,帝国必需用这个符合各方利益的过度制度来完成一个新帝国的建设。

然而,这个过度制度所蕴含的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方案,无论对君王还是对贵族,都无法直接受益。不是说他们不受益,而是没有达到他们理想的要求,距离他们所要的高度的中央集权或者分封诸侯实在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双方对这份妥协方案当然拒绝。

拒绝的后果就是,武烈侯公子宝鼎不得不“自杀”,以阻止双方失控进而演变为血腥残杀,但矛盾没有解决,公子宝鼎还得继续斡旋,斗争双方也寄希望于宝鼎拿出一个更好的解决之策。

公子豹和冯劫就是来帮助宝鼎拟制更好的妥协策略的,但公子豹显然倾向于分封诸侯,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然而现在的条件根本不具备,为此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让宝鼎的妥协之策得到认可。既然王子分封了,那么宗室重臣的分封还会远吗

公子豹给了宝鼎一个肯定的回答,“我坚持的分封是分封宗室,但你所谓的分封宗室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分封。封君依旧没有控制封国的全部权力,因此你拿出的策略,我完全不能接受。”

宝鼎笑着点点头,“你知道我的态度吗”

“我正想知道。”

“我和大王一样。未来的帝国,应该坚持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

公子豹脸色微变,目露吃惊之色。他真的很吃惊,他完全没有想到,公子宝鼎竟然支持秦王政的治国策略。既然公子宝鼎和秦王政、和咸阳宫的治国策略完全一致,他当然可以说服秦王政和咸阳宫同意他的妥协之策,只不过需要一段时间,一个恰当的时机而已。

“你知道这句话的后果吗”

公子豹不得不提醒宝鼎。这句话一旦传开,公子宝鼎必将成为众矢之的,他所在的利益集团必定崩溃,这场风暴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两败俱伤的血腥厮杀。

“我只是告诉你而已。”宝鼎淡然笑道,“其实朝堂上下都知道,我一直赞成中央集权,我从来没有说过要分封诸侯。我现在拿出的这个策略,不过是出于时局的需要。”

“那你为什么让公子扶苏和公子高出镇地方你为什么要向咸阳暗示分封之意”公子豹质问道。

“让公子扶苏出镇地方,纯粹是为了把他推上储君之位。让公子高出镇江南,纯粹是为了确保咸阳对江南的控制,确保西南策略的顺利实施。”宝鼎苦笑道,“自始至终,我没有做过任何分封的暗示。咸阳之所以有分封的流言,说白了,是传出流言的人自己想分封,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我的身上,结果变成我在极力重建分封之策。”

公子豹愈发吃惊。假如今日咸阳政局是秦王政和公子宝鼎联手布下的一个局,那结果可想而知,等到中土统一之后,一场血腥清洗在所难免。

公子豹强行驱散了心里的不详之念,他相信公子宝鼎不会做出这种可怕的事情。

“理由是什么”

“很简单,今日中土和八百年前的中土完全是两回事,统一后的大秦国力和八百年前的大周王朝的国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宝鼎平静地说道,“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八百年前有遍及整个中土的道路吗有遍及整个中土的驿站吗有数量庞大的耕地和人口吗有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的农耕技术吗有发达的水利灌溉工程吗”

宝鼎娓娓而述,其中心意思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今日中土的生产力来说,必须要用中央集权制来统治帝国。分封诸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的倒推,它曾经带给中土六百余年的战乱,但六百余年的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土生产力的发展,而中土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归结到国策上,就是必然从分封制发展到中央集权制。

然而,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尤其在大一统的背景下,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必然有一个发展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的制度就是中央领导下的封国和郡县并行制,可以简称为郡国制。

宝鼎滔滔不绝。公子豹陷入沉思。

“我的理由足够充份了吗”宝鼎问道。

公子豹苦笑,他的确被宝鼎说服了,但对权力和财富的强烈占有欲充斥了他的内心,让他很难接受这一事实。统一后的中土是多大的一块“肥肉”但贵族们吃到嘴里的仅仅只是一小口,大部分都给君王和中央吞噬了。这种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方案在宝鼎看来是一种必然,是为了中土长久的统一、和平和富强,但在公子豹的眼里,却是极度的不公平。

“你认为大秦有多少人会接受你的理由”

宝鼎考虑的也是这个难题。历史上秦王政手段狠辣,发动一场场风暴打倒一批批贵族,最终实现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他的理想,但帝国的矛盾因此而异常激烈,由此直接导致帝国在十五年后轰然崩溃,可见在中土统一背景下的中央集权制不存在“一蹴而就”的可能。

项羽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失败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