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焚杀(1 / 2)

春日迟迟,晨曦初露。

长乐宫,神龙殿。

刘彻首至这里。

静谧而又空旷,当真是个不错的“牢笼”。

望着四面汉楼,楼上传来时断时续的箫声,层层迭迭的宫城飘忽着峡谷般的清幽神秘,余生在此而终,可以甘心吗?

踱步入殿,刘彻略有恍惚,像,很像,很像宣室殿,布局、摆放,几乎与宣室殿一致,只是,小了点。

真正意义的“小”。

殿小、物小,所有的一切,皆是能工巧匠特制的小号。

刘彻走到案前,从上拿起了道奏疏竹简,展卷开来,连上面的字都是小的,如蚂蚁过处,令人看不清。

不禁放下奏疏,轻轻一叹。

“禀报陛下,皇后娘娘、长公主求见。”

春陀的声音。

刘彻猛地转过身,龙颜动容,“你没死啊?”

春陀侍驾多年,对陛下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言是比较习惯的,可这样的脱口之言,搁谁身上都接不住。

“太子仁恕,念奴婢多年还算尽心用事,许奴婢终年侍候陛下。”春陀斟词酌句答道。

陛下的意思,他明白。

陛下对太上皇生活本来没有太多指望,以为身边近侍、近臣都会被肃清,受于太子眼线监控之下,晚年酒池肉林,醉生梦死而已。

就连他自己,也以为会在陛下入宫后死去,没想到,太子为了陛下晚年过得舒服、舒心些,留了他一命。

仁恕之君啊。

“苏文、常融、王弼呢?”

刘彻望春陀身后瞅了瞅,想看到曾经的得心宦官们。

春陀神情一滞,默然道:“回陛下,苏文被相国下令焚杀于横桥之上,常融、王弼也被相国下令诛杀。”

苏文、常融、王弼,可没少在陛而报于陛下,才有了那句“子不类父”。

以奴视主,谓之不敬,再加上谗言,“离间天家父子”、“干涉储位”,两桩大罪,足以苏文等人死八百回了。

公孙丞相没有留情,凡是对陛下进过谗言的宦官,全数在陛下入宫后予以诛杀。

留下的,是像他这种还算谨言慎行的。

刘彻一愣。

横桥,正对长安城北门,跨越渭河,是京畿交通要道,公孙弘却下令将苏文公开活活烧死。

如此残酷的刑罚,根本不在大汉律法之中,这般法外施刑,几近于泄愤。

公孙弘与卫青、霍去病是太子宫最重要的臣子,一举一动,都可以代表太子的态度,不可能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