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那个时候的穆家内部,也是引起了不小的纷争和矛盾。
穆家从民国时期开始发迹,又在国内战乱的那些年,为了保住家族的根本基业主动分裂成了两大派系。
其中一派的穆家人带着一半的家产前往海外,在欧洲定居,从头开始低调发展,近百年的时间下来,已经形成了又一个“穆氏华人家族”,在欧洲几个国家都极有声望,生意和产业一路从欧洲做到了美洲,又从美洲往非洲等地发展,足足涵盖了十几个国家在内。
但不管是在欧洲、美洲还是在非洲,只要是离开国内,远居海外的穆家众人,都被统称为“海外穆氏”。
至于当初分裂的另一派穆家人,大多都不愿意离开故土家乡,于是就留在了当时的国内发展,也因此被称之为国内穆氏。
然而,因为当时特殊的国家问题,战乱整整持续了十几年之久,而战争过后的经济发展问题更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复苏和发展,实在不适合一个商业家族定居。
如果硬是要留下来,别说是家族以后的发展了,能不能保住现在的身家都是一个大问题
国内穆氏的人没办法改变国家大局,一己之力也无法回天,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举家搬迁,暂时离开国内,迁徙到距离不远的新加坡定居,想就近暂时先安顿着,等国内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再回去。
也正因为当时的穆家人都有这个想法,根本就没打算在新加坡长期定居,只要一有机会,肯定是要回国内发展的,所以他们这一脉的穆家人也就保留了原来的统称,被称之为国内穆氏,而不是新加坡穆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