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 / 2)

血沃黄龙石 黄龙石主 5440 字 2019-04-15

没有来,张心就坐在了主榻之上,我与陈可茜对面而坐,孩子跟在妈妈的身边,比以前老实了很多。

本来,我曾经想过,如果跟陈可茜面对面,会有很多的话要说,我相信张心也是一样,他肯定也有话要告诉陈可茜,但是,现在,我们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是不停地招呼陈可茜吃菜,我们两个喝着酒,气氛很沉闷。

后来,张心终于将话题引到正路上,他问:“可茜,跟在沛公夫人身边,还习惯吧”

陈可茜回答:“尚好,夫人慈爱,我敬仰有加。”

陈可茜独自一个人与其它时代的人在一起,已经完全习惯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说话的习惯也完全改变,始终还带着当时的语言。当她说完这句话,却突然低下了头,深深地呼吸了两下,才抬起头来。

我分明看到她的两眼噙着泪水,便接口说:“可茜,是我们不好,没照顾好你。”

陈可茜一听此话,泪水夺眶而出,抽着鼻孔说:“非关尔事,人自天命,何得有怨”

我们再次陷入沉默之中,从来到这个时空,我第一次有了想与她坦然相对的欲望。

我想了好一阵,终于对她说:“照顾你,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们没有做到,我们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你可以打我们,也可以骂我们,这是应该的。两个大男人,居然保护不了一个女人。”

我一说,陈可茜抽泣得更加厉害,孩子不停地摇着妈妈的手臂。

孩子嚷着:“妈妈,勿哭妈妈,勿哭”

陈可茜揉了揉鼻子,抬起眼说:“既已过去,何必再提,自是我这命在,勿自责。有儿在,我心足亦。过此残生,心无悔也。”

张心急忙招呼她吃菜,让我夹菜给孩子。

张心说:“你在沛公夫人身边,夫人身体一向可好”

陈可茜说:“好极,未曾有疾。”

张心哦了一声说:“夫人饮食起居,都很正常吧不会因操劳而失去规律吧”

陈可茜说:“夫人晚睡早起,有空,则与我等共织。”

张心说:“夫人每天见的人多吗”

陈可茜对于张心所提的问题都一一作答,没有一个问题闪烁其辞,完全没有顾虑这话是不是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最后,张心说:“可茜,能跟在夫人身边。对你来说,也是一种福气,她可是历史上少有的女强人,纵有我与剧民两人加在一起,也没有她智慧的百分之一,所以,你在她的身边,我们更加放心。应该说,我们现在也是在替她办事,但有的事情,我们也拿不定主意,我们不属于这个时代,很多的思想与他们不能合拍,而且对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我们也拿不稳。所以,夫人的想法,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会决定我们所做的成败,希望你能多替我们关注,有什么事情能及时通知我们。谢谢你”

陈可茜点点头,说:“放心,我懂。我要谢谢你们,未曾见弃。”

从这以后,陈可茜就经常到我们前衙来,要不是奉吕雉之命为我们送些酒菜,就是她自己弄了些点心让我们尝尝,偶尔,她还会带着儿子到前衙来玩。对于她的来去,就像后院的主人一样自由,吕雉不管,仆人更不敢多事儿。

第九十七章 行政会上

更新时间2012627 19:25:25字数:3005

下午,张心就开始了乡老、亭长、里正行政会的筹备,他还是不习惯在竹片上写字,她让我找来厚厚的一叠干枯的树叶,直接在上面写。他将要讲的内容,一字一句写下来,虽然字迹潦草,而且改动也比较多,但他自己一定非常明白。我以前跟一个专家打过交道,那位专家的字也是写得十分的潦草,经常让你无法辨认,他自我解嘲,说自己是美文丑字,后来,他才告诉我,读书人写东西,讲究个文思,文思来了,就得赶快记录,不能耽误,更不能打断,所以,字就得写快一点,并不是为了为难别人。但是,这样的臭习惯却被他发扬光大,拿出来给人整理的稿子乱得一塌糊涂,人家分辨不出,反而受他的鄙夷。

张心写了厚厚一叠树叶,为了不致搞错,他给每片树叶都编上号码。当他觉得写得差不多后,又将所写内容一篇篇地誊抄了一遍,但先还抄得工整,几篇过后,笔迹又龙飞凤舞起来。他边抄,边进行修改,结果抄的这一份一样乱,于是,抄完一次后,他又抄了一次,又作了一些修改,又得抄一次。

张心对我说:“要是此时有台电脑,就不会有这样的麻烦出现。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哪像所谓的网络作家,直接在电脑上打好,传到网上就行了,根本就没有认真改过,哪可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我写一万字的论文,莫说一天,就算一个月,都有可能完不成,光查阅资料就得花上十天半月,修改又得好几天。打个草稿倒是容易,文思到了,几个小时的事情。”

当我到外面去替他找树叶时,我突然觉出了他话的有趣,在汉朝之前,居然有人在谈论电脑写作。

第二天早上,张心刚起床,什么都没有顾得上,就再一次对他的发言稿进行修改。我得继续到衙门外替他找干枯的树叶,好几个小孩子见我这样,也学着我的样子捡起那些树叶来一层层地叠好。我找他们要,他们以为有很大的价值,不愿轻易给我,所以给我带来不小的麻烦,我得走更远的路去找。那些还绿着的叶子又用不上,写上的笔画不清楚,看来,有空的时候,我得多采些树叶晾干,以备急时之用。

张心用过的树叶有一大篓,等他完全定稿后,他让我将所有的废叶收好,等会完以后再烧掉,怕用得着。他的话音刚完,就想起什么来,满叶子里翻找,因为叶子实在太多,找起来很困难。我又不认识他写的字,他就告诉我大致的页码,让我一起找,我找了好几张,但他都说不是。如此一来,整个衙里到处都是写了字的树叶,就像秋后的林荫道一般。

这又是张心让我佩服的地方,做起文字工作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我从来没见过有如此尽力之人。如果那些所谓的网络写手们有这种精神,那每天上万字的高产就不大可能产生了,快餐文化就可以休矣。我曾经上网看过一部反映战争的网络小说,那个粗啊,全是人物的对话,如果算是剧本的话,都还要差背景、场景的介绍,但愣就有人喜欢,还奉为优秀作品。当时我还觉得是自己落伍,跟不上形势,现在看来,真正的学问还是在读书人这里,他们的这种精神不是靠嘴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