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2 / 2)

血沃黄龙石 黄龙石主 5325 字 2019-04-15

项玉回到自己的位了,此时,已经有人将他的案子重新清理好,摆上相同的器具与酒菜。

我也回到自己的座位,当我坐下后,发现张心还呆呆地望着通往后院的大门,我故意抽了一下鼻子,张心才回过神来,坐到自己的座位。

酒宴继续进行,但气氛却大不相同,除了项玉,大家都谨小慎微地做着动作,生怕发出响声惊动了项玉。陈虎也只好呆呆地立在屋子中间。

如同梦游的张心终于回复到我所认识和敬佩的那个人,他来到项玉的案前,向项玉提出建议。他觉得,这次俘虏的几十个人里面,不乏如刚才那样的勇士,白白杀掉岂不可惜如果能让他们投降,再编成一支队伍,就能增强自己的实力,为以后的大展宏图积蓄力量。如果每次取胜后都用这种方法,队伍就能更快地壮大,到时,不用项玉亲自己出战,队伍所到,敌人必闻风而逃,这才是建立霸业的最佳途径。张心的话没有受到任何的置疑或者反对,我相信在场的项玉手下们也许连张心说话的内容都没有能弄明白,自然无从表达自己的看法。自从看到韩信训练、管理自己的队伍后,看到项玉这些手下,只能让我产生污合之众的感觉,这里的人除了依附于项玉外,别无他长,长此以往,他们绝不会有好的结果。

项玉并未就张心的话表态,沉默着,张心显得有些尴尬,既无法找到新的话题,又无法自然地回到座位。

第八十一章 我们的队伍

更新时间2012622 7:41:34字数:2477

陈可茜的出现总算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包括张心在内的好几个人一起向陈可茜欠了欠身,然后叫一声“玉姬”。

陈可茜表示赞同张心的意见,他提醒项玉不替自己着想,也要替她娘儿俩打算,多积阴德,少杀生灵,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

最后,项玉抛下“就依你”,就独自进到内室去了,在场的人陆续散出,屋里就只剩下三人,我、张心和陈虎。

我们带着陈虎一起回到住处。按理说,后院只是内亲的住处,绝不允许另外的男人进入,但实际上,我们真的就带着陈虎进了院子。当时我们并没有考虑到这点,在古代,内和外是分得十分清楚的,特别是大户人家,连挑水的都只能将水倒在墙外的一个专用装置里,由装置送到后院,一个无关的男人进到后院,更是非奸及盗,是绝不允许的事情。但为什么在项玉的院子里却没有这样的规矩呢这个我可没有能力为大家解释清楚,因为当时没有在意,所以从来就没有请教过张心,因此就算到了现在,我也没能搞明白。

第二天,一早,张心就让我到关押战俘的房子外面候着,如果有人要提他们去行刑,就一定阻止,他把陈虎打扮一番,然后去见项玉,宣誓效忠于他。

我先透过窗户看了看关在里面的人,他们或躺或坐,全都露着无助的表情,当有认识的人看到我后,多数人都兴奋起来,纷纷靠到窗前,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是不是来救他们的。我点头称是,然后要他们在有人问起的时候说愿意投降,这句话引来了一些人的反对,我只好告诉他们,只有活下来,才会有将来可想,于是多数人都沉默地坐回原地。我突然想起张心出门前叮嘱的话,他要陈虎向项玉起誓效忠,在这里,有部份人连投降都不愿意,何得能向项玉起誓效忠呢既然起誓,那就得以生命的代价来坚持,明明我们都觉得项玉长不了,如此的话不是将他们往火坑里送吗其实,项玉这个人并不是不好糊弄,只要他点头,没必要将自己的良心扔到里面去。就像这里面的那些人,他们并不是不怕死,但他们的良心告诉他们,一个人要忠诚,就算牺牲生命,也要保有忠诚之心,这才算有了人的尊严。张心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反而要让陈虎背上这沉重的良心负累,难道他已经作出死心踏地为项玉的选择唯有此,才能解释这样的做法。

到中午时,张心与陈虎来到屋前,身后还跟着一个项玉的将领,张心向守卫口头宣布了项玉的决定。项玉已经同意将这二十几个人交给张心跟我,由我们负责带队守卫城市的南门,并组织他们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有战事时交由跟在身后的那位将领指挥。如果这二十几个人有不忠的行为,哪怕只是其中一个人的行为,那么,所有的人将会被处死,说情者同罪。

门被打开,但有四个人却不愿意出来,他们表示宁愿被杀也不能投降,张心只好跟我一起进到里面去劝。屋子里有很大一股臭味,也分不清是什么东西发出。张心告诉他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兵法上早就说过,兵者,诡道也,任何事情都不能认死理看常道,否则就不配做合格的军人。果然,那四个人欣然走出屋子,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南门是一个通往后山在城门,除了一些卖山货的,没几个人通过,附近也没有几户人家。自从项玉占据这座城,这里就没有设过岗,那间由石头砌成的供守卫们使用的草屋,已经坍塌,无法住人。张心让陈虎负责这二十四个人,并提醒他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不但会害了他们自己,也会害我们受牵连,作为一枚棋子儿,要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逞强好胜并非真英雄。

因为有陈虎的支持,这支队伍完全服从了我们的安排,安安心心地留了下来,开始修葺那座房子。也许张心还是有些不放心,他自己留在这里,让我带着五个士兵到项玉的仓库里领取粮食装备。

到了仓库,也不知道守卫是不是认识我,我只是说项玉让我们来领粮食和武器装备,他就打开门让我们自己动手,能拿多少算多少,不够可以再来一趟。

回到南门,那几名士兵要求再去领一趟粮食,我觉得这些粮食已经够他们吃上好几天,没必要搬这么多回来,反正没了可以再去领。但他们却认为还是自己保存起来比较安心,于是,我只好再次带着他们去了一趟。守卫二话没说,打开门任我们取用,我还看到有人捂着嘴笑,他们一定认为我们像乡巴佬一样没有见识,有项玉在,粮食会源源不断地流到仓库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我暗自替项玉惋惜,大好的形势不知道珍惜,成天与那些不学无术的武夫一起,什么都没个计划、思路,岂能长久没有思路就只死路,这句在我们时代里最底层领导都耳熟能详的话,在这时,这么大个英雄却一无所悟。读书人身边没有武人不行,很难成就大事,武人身边要没有读书人更不行,那就会害死很多的人,包括自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规矩的制订,全靠读书人,在这个关系上千人衣食的地方,居然连一个记账的都没有。

这次,经过我的争取,我们居然领到了一头羊和一些酒。回到南门,陈虎立即命人将羊给杀掉,要摆酒言谢。

这一晚,我们喝了不少的酒,这些兵也是自成韩信手下以来喝得最为痛快的一次,有人居然酒后吐真言,觉得做韩信的兵真是天下最苦的差事儿,本以为这样就能次次打胜仗,哪知第一次出战就被人打得落花流水,主将的生死都不知道。如果就这样当个项玉的兵到终老或者战死之时,至少还能过些快活的日子。当兵为谁而战都不重要,能不能打胜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衣食无忧,最好是没有战事,天下只是将领们的追求,与他们并无多大的关系。如果能有个家,有间屋,有块地,打死,他们也不会加入军队。军户们当兵是为了少纳粮,甘愿做这种下贱的工作,但他们却不同,他们生活无着,被逼无奈才干上这一行。也许哪一天,天下太平,他们就可以分到田地,回乡种田,再娶妻繁育人丁,壮大家族。什么裂地封侯啊,称王称霸啊,他们想都没有想过。

夜已经很深,张心坚持要回到将军府上去住,但却不要我陪他,他要我留在这里。我知道他的意图,他无法完全相信这群人,有我在,至少能节制他们。他也不要我送,最后只好让陈虎一个人送他。望着陈虎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张心,一个读书人考虑问题确实比一般人要周到严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