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筝先拉着童嘉瑞在镇上逛了一圈。
这镇子不大,其实算是旅游催生的,民居还没有酒店多,街上也是各种卖当地特产和旅游纪念品的小店。夹杂着各种卖情调的饭店咖啡店酒吧什么的。
云筝悠哉游哉逛着街,还不时停下来问东问西,直播间的观众都急了。
【说好的卖艺呢?怎么先逛起来了?】
【人家服务员组都已经工作好久了。】
【小吃摊也顺利出摊了。】
【她是不是觉得她有两个红包就不需要赚钱了?】
【是想着反正别人会赚,她就先玩吧?】
【这女人真是人品不行。】
童嘉瑞跟着旁边也急得不行,本来卖艺这个事能不能有收入就不确定,云筝还这么不在状态,虽然说他们分组之间也不需要竞争,但他跟何言蹊猜拳才赢来的,到时一分拿不出也太没面子了。
他催了几次,云筝看看时间,才终于选定了一个人流量比较多的休闲广场,一面跟他解释:“来这里的都是游客,刚吃完中饭,要么是在休息,要么急着去景点,哪有空来看什么街头演出呢?现在时间就差不多了。”
她说完掏出了一个唢呐。
刚刚她买这个的时候,童嘉瑞也在场,那店里还有一些笛子啊箫啊之类的民族乐器,云筝就挑了个唢呐,砍价还砍了好一会。童嘉瑞还腹诽过她的兴趣真是特别,没想到这时候拿出来了。
“可不要看这东西小,”云筝说,“这可真是乐器中的流氓。”
童嘉瑞对民乐没什么研究,正莫名其妙呢,但云筝一吹,他就理解了。
这玩意儿,真是……不讲道理。
音色明亮,又有穿透力,直冲云霄,周围所有的喧闹,甚至连有些店门前放的洗脑广告语都被压了下来。
游客们也很自然地看了过来。
童嘉瑞心底也算是松了口气。
要知道,节目组给他们卖艺的任务,最多也只是和当地有关部门沟通了一下不要驱赶,可不会给他们清场,也不提供什么音响设备,只两个人,要怎么吸引观众也是个问题。
现在这唢呐一出,这个就已经解决了。
云筝玩这唢呐可不是只是能吹响而已,她吹了一首热闹欢腾的《百鸟朝凤》。
这么漂亮的女孩子,站在街头吹唢呐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了,她用唢呐模仿出来的鸟鸣还那么惟妙惟肖,人群一下子就聚集过来。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惊呆了。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原来阿ay还会吹唢呐?】
【我只知道她会打快板。】
【她还会唱太平歌词。】
【还会说相声。】
【还会翻跟斗。】
【所以她真的是个谐星对吧?】
【你们醒一醒,她是“小云中燕”啊,会民乐很奇怪吗?】
【不是,就算她是唱戏的名角,跟民乐好像也不搭界啊?】
【总之,有点厉害。】
【突然想起来,其实何言蹊早就说过“我们阿ay就是这么多才多艺。”我应该信他的。】
【所以把她分来卖艺还真是一点都没错。】
【不然又没音响又没什么,换别人站在路边唱歌,估计路人还不知道是在干嘛。】
童嘉瑞本身也是个会来事的,等云筝曲音一停,立刻就团团作揖道:“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帅哥美女,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啦。我们姐弟初来乍到,囊中羞涩,借此宝地卖个艺,讨个饭钱。假如各位看我们演得还可以,就请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们姐弟在此感恩不尽。”
他说得很像那么回事,但还是有人认出了他。
毕竟国民弟弟的人气可不是假的。
人群中顿时尖叫起来。
又看到附近跟拍的摄像师和工作人员,很多人其实也就知道是在录节目,围过来的人就更多了。这种新鲜又热闹的事,谁会想错过?说不定自己还能上个电视呢?
但认识云筝的人并不多,大家只起哄让童嘉瑞唱一个。
童嘉瑞选了首歌,云筝就用唢呐给他伴奏。
比起刚刚那高亢入云的明亮,这时的唢呐声却又婉转悠扬起来,不由让人惊奇于这种乐器的可塑性,也更加赞叹云筝技艺的收放自如。
这首歌唱完,就有人开始给钱了。没有现金的,就直接扫了童嘉瑞的收款二维码。
又有人喊,小姐姐来一个。
“行啊。”云筝放下唢呐,大大方方说,“你们想听啥?”
“哎呀,还可以点歌的吗?”
“想听什么都能唱吗?”
“点当然是可以点的,”云筝说,“但唱什么就是我自己说了算。”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又有人发出嘘声。
不过这句话倒让人想起了云筝最早红出圈的那个短视频。“啊,是那个送牛奶的酒吧歌手。”
“送牛奶的是我男朋友,唱歌的才是我。”云筝纠正。
“就唱那个吧。”有人喊。
“偏不,那是唱给他听的。今天来了这里,给大家唱个当地民歌吧。”云筝顿了一下,又补充,“可能也不是那么当,但是是本省的,就当是了。”
大家又笑。
云筝就在这笑声中唱起来。
民歌很短,简单几句,歌词质朴又生动,听起来格外亲切。
但她唱腔中那种原生态的颤音处理与装饰,在高昂大气中又唱出了一丝婉转柔情。明媚而又热烈,充满了张力,完完全全地抓住了所有的听众。
童嘉瑞在旁边看着,突然想起早上何言蹊的评价。
舞台上的云筝——哪怕是如此简陋的舞台——的确是有光的。
不但眼中有光,整个人都发着光。
玩笑也好,掩饰也好,有些热爱,是永远都藏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