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仙儿,不是你想的那样!(1 / 2)

冷宫,位于皇宫西侧最偏僻的一隅。

一踏入宫门,一股衰败阴寒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与前朝的富丽堂皇,东西六宫的精致秀雅截然不同。

这里的宫墙斑驳,琉璃瓦残破,杂草在石缝间顽强生长,连空气都仿佛凝滞着女子的怨愤。

凤驾抵达,冷宫的管事太监和几个宫女早已跪伏在冰冷的青石地上,头埋得极低,不敢仰视天颜。

“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水仙扶着听露的手,缓缓步下凤辇。

目光平静地扫过这荒凉景象,并未多言,只淡声道:“起来吧,刘太妃病体如何?带本宫去看看。”

“是,是……”

管事太监连忙爬起,佝偻着腰,小心翼翼地在前面引路。

他从未想过,曾几何时进过冷宫的水仙,如今竟然坐在后位上!

管事一边可惜当初没慧眼识英雄,一边谄媚地伺候着。

刘太妃所在殿内还算干净,此刻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

床榻上,刘太妃盖着洗得发白的棉被,脸色灰败。

听到动静,她艰难地睁开双眼。当看清来人是身着朱红凤袍的水仙时,她眼中闪过一丝极复杂的情绪。

其中有片刻的恍惚,刘太妃随即挣扎着想坐起来行礼。

“太妃病中,不必多礼。”

水仙上前一步,虚扶了一下,声音温和。

她在宫人搬来的绣墩上坐下,目光落在刘太妃憔悴的脸上。

“本宫听闻太妃凤体违和,特来探望。已命太医院送了上好的药材过来,太妃需安心静养才是。”

水仙语气关切,仿佛只是寻常探病。

刘太妃喘了口气,声音沙哑微弱:“劳……劳皇后娘娘挂心,老身……担当不起。”

水仙微微一笑,示意宫人将药材放下,状似无意地提起。

“太妃侍奉先帝多年,德高望重。如今太后娘娘在行宫静养,还时常念及旧人。”

她轻叹一声,似是随口感慨。

“只是这宫里的是非,有时如同这冷宫的杂草,看似除尽了,不知何时又会冒出来,惹人心烦。”

她话语轻柔,却字字敲在刘太妃心上。

刘太妃身体几不可察地一颤,向来淡然的她提到此事却满脸谨慎。

“皇后娘娘慎言。有些东西,知道不如不知……”

刘太妃看着面前已然成为皇后的水仙,想起的却是之前水仙在冷宫里的那段日子。

她轻叹一句,还是开口道:

“思敏她……执念已深……娘娘您……千万小心。”

水仙眸色微深,温言安抚了几句,起身离开。

刚走出刘太妃居住的偏殿院门,便看到不远处荒芜的庭院中,一个穿着粗布灰色衣裙的身影背对着她。

听到脚步声,那人缓缓转过身来。

正是被废为庶人的刘思敏。

她瘦了很多,昔日合体的宫装如今显得空荡荡的,鬓发只用一根最简单的木钗挽住,几缕碎发垂在颊边,平添几分落魄。

然而,她的背脊却挺得异常笔直,下巴微抬。

当她的目光落在水仙身上,尤其是那朱红常服上精致的暗纹凤穿牡丹时,瞳孔骤然紧缩,袖中的手死死攥紧,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才勉强维持住表面的平静。

刘思敏的胸口剧烈起伏了一下,随即,她极冷的,用一种近乎居高临下的审视目光,将水仙从头到脚扫视了一遍。

她没有如丧家之犬般歇斯底里,也没有卑微的跪地求饶,竟是一言不发,猛地转过身,步伐甚至带着一种刻意维持的平稳,径直走回了自己那间破败的居所,“砰”的一声,重重关上了房门。

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隔绝了两个世界,也仿佛是她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点可怜尊严。

水仙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淡淡地对身旁的听露吩咐。

“回头让人看看,废后这边,缺什么日常用度,按规矩添上,莫要让人说本宫苛待了冷宫之人。”

“是,娘娘。”

听露垂首应道。

破败的屋内,刘思敏背靠着冰冷粗糙的门板,胸口因压抑的愤怒和嫉恨而剧烈起伏。

水仙那张娇媚倾城的脸,那身刺目的、她曾经也拥有过的凤纹,如同梦魇般在她眼前不断闪现,啃噬着她的心。

她猛地离开门板,踉跄走到屋内一角,蹲下身,费力地挪开一块松动的墙砖。

砖后是一个小小的暗格,她从中取出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的物件。

揭开油布,里面赫然是一支金簪。

簪身是极细极韧的赤金,打造成凤凰展翅的形态,凤尾镶嵌着细小的红色宝石,虽因年代久远略显暗淡,但做工之精美,依旧可见当年不凡。

凤凰的眼睛,是两粒黑曜石,在昏暗的光线下,幽幽地反射着微光。

这枚金簪,并非她刘思敏旧物,而是她父亲刘太傅在彻底失势前,秘密交予她的最后保命符。

据父亲所言,此簪乃是当今太后,在当年先帝病重,诸皇子夺嫡白热化之际,托刘太傅转交给当时一位手握京城防务兵权的关键将领的信物。

目的是希望能在最关键的时刻,为当时还是皇子的萧翊珩争取到一份支持,哪怕只是让对方保持中立。

虽然后来局势瞬息万变,这枚金簪并未真正派上用场,那位将领也未曾明确表态支持萧翊珩,但此物的存在本身,就是铁证!

证明太后曾为儿子私下联络外臣、结交武将!

这是宫闱大忌,是足以污蔑太后清誉,甚至质疑昭衡帝的皇位是否完全正当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