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2 / 2)

银色诱惑 陆幸生 5284 字 2019-04-15

老荣默然,他实在不想搭这个腔,心中却在想:“郑东这小子讲得并不错,只不过如此疾恶如仇般地借题发挥攻击现任厅领导确实不合适。于是他委婉地劝阻说:“郑东你这锋芒太露了,可能要蛲蛲者易折啊”

“贪官、污吏的脸皮比城墙还厚,我这叫锋芒吗我看就是铁矛都插不进去,对他们来讲这只是搔痒痒,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群众之口任凭他说,贪官污吏我自为之,活得舒坦、潇洒啊。这就是对一把手缺少制约监督了。”郑东继续肆无忌惮地侃侃而谈。

老荣说:“党中央、国务院乃至省委、省政府也很难呀,他们的困难在于使用的全是旧体制下的人,也即你所说的谭冠先生人才战略,下孵化出来的人,靠这些人去执行新的思路,这确实有危险。因中层干部中多年来已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而改革本身就是利益调整,财产和权力的调整,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开拓新的生产力,因此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反对,却也难以心悦诚服地配合。比如说这国家出台的房改政策吧,是为了改革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大锅饭传统,改变福利分房的弊端,更快地吸收社会游资,投入国民经济建设。谭冠自己及其他所率领的人才,大军都占有好几套住房,有的甚至有四五套住房,这完全是他随心所欲玩弄权力游戏,视国有资产为己物私相授受的结果,他却在公开场合,大庭广众之下攻击国家房改政策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原因是他们自己的住房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超标部分就得自己掏钱。这崔牛牛副厅长兼总经理一人占了两大套住房,面积高达250多平方米,整一个豪华的公馆。为了显示自己仅有一套住房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凋来整去把两套住房凑在一层楼上,两套一打通不就成了一套了吗什么狗屁国有资产流失,他们是怕流失对国有资产的控制权。而这控制权是为自己牟利,为利益集团巧取豪夺的权力,丧失的是利用住房为诱饵牵制广大干部群众为自己效忠的权力。漂亮口号掩盖下的是个人险恶的祸心。受害的是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老荣愤愤地说。

老荣接着阐述自己的看法:“现实是,中央和省里就是有了很好的政策,到地方就会变形。这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比如当年的商鞅变法、王安石改革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前进,但到了中层的官僚手里就变了样,甚至打击腐败的政策也会变成继续腐败的借口。这是非常可怕的。”

“哎呀,想不到我们的荣主任还有这方面深刻的思想,使小弟茅塞顿开,真正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呀”。郑东由衷地赞叹道。由于说话声音响,吐沫星子全溅到老荣脸上。老荣掏出手绢,极有风度地擦掉了脸上的吐沫,竟然得意地笑了。

老荣语重心长地说:“在一个腐败成风的单位,一个人洁身自好都很难。因为你的洁身自好会给别人造成威胁,其结果不是这个人被同化,就是这个人被清除出局。因为贪污腐败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已渗入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去了,成了社会机器运作的润滑剂。你在这里疾恶如仇,无异于螳臂挡车,蚍蜉撼树,尽管传统体制的大树已朽,但根基还是深的。我指的是文化传统的根基,深入到人们的思想血脉之中,这就有一个价值观转变和制度创新的问题。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是发发牢骚,讲讲俏皮话能解决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不是把市场经济提到法治化角度来讲了吗那就是建立一整套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法制保障下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也就是你所说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老荣轻轻拍拍郑东的肩膀,像大哥哥关心小dd那样谆谆教导:“那是急不得的,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文化变迁、法律变迁、政治经济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好了,我们不谈这些,到马克思的家乡,我们还是谈马克思。那是个真心为了人类利益牺牲自我的历史伟人,虽然有人咒骂他,故意冷落他,然而一个能够自动放弃优越的社会地位,不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为本阶级的利益辩护的人,一个自觉献身于人类的利益,以苦行僧似的方式去实践自己的为人类利益服务理想的人,在人格上是伟大的。不是那些市侩式的小人能够贬损的,这是一个充满着无私献身精神的伟人。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一样,应当受到世人的尊敬。”

老荣满含严肃的目光又以“兄弟在英国的时候”的口吻谈起了马克思。

那天我去了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大厅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图书馆之一。那拱圆形的圆顶很大,面积仅次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圆顶的拱形梁柱间密集地排着一扇扇半圆型的门窗,使大厅内光线充足,厅内呈太阳放射状排列着458个座位。马克思自1850年秋天起,几乎每天都到这里,在那高高的半球形状房顶下,从早到晚地埋头看书。这是第一个闯进资产阶级神圣殿堂的无产阶级学者。在这里他利用人类知识宝库所提的书籍发现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揭穿了资本主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话,写下了不朽的名著资本论,从而带动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

对于这场运动将来如何评价,历史还会有反复,只是马克思的历史功勋将是彪炳史册的。就是大英博物馆的管理人在谈到马克思这位红色士当年曾在这里学习、写作时也是充满自豪的。20世纪末,当人们不再提起马克思的时候,或看有意无意地底毁马克思的时候,或者仅仅把马克思当成个人晋升牟利的敲门砖的时候,不是别人却是德意志的一名资产阶级学者、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伯尔,写了一篇卡尔马克思,极其公正地评价马克思及马克思学说。是我把这篇文章翻译出来,在a省外文出版社的文摘精华上你可以看到。

看着老荣神态肃穆的面容,听完老荣这一通近乎演讲的谈吐,使郑东感到老荣这人实在不可小视,不像自己整天牛皮哄哄地自以为是,他是肚中有货的大智若愚之辈,而自己只是一时图口头痛快,实则是大愚若智之辈。这次出国能够和老荣朝夕相处,深入地探讨人生、社会,实在是一大幸事。

老荣只顾自己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