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 2)

大汉帝国 殷扬 6531 字 2019-04-15

“皇上,开始吧”窦太后有些急切了。

“母后,你别急”馆陶公主压低声音提醒一句。

“你这丫头,你哪知道为娘的心。为娘呀,那是想早点让那对璧人给老身。头呢”窦太后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阿母,你要是喜欢,就让他们给你多叩些头。周阳那小子特别坏。南宫的头,都让他来叩。”馆陶公主忙凑趣。

“嗯”窦太后马上就赞同这无理要求:“谁叫他是男儿汉呢为南宫多叩几个头,那是应该的。”

在馆陶公主点头赞同中,宴太后又有些心疼了:“会不会累着他”

景帝听在耳里,笑在心头,窦太后这么多年来,这是最欢喜的一天了。

扫视一眼群臣。这才轻启金口:“今儿是年关。这是喜庆的日子。大汉群臣同乐。今年,大汉大败匈奴,匈奴损失惨重。数十年,大汉从未有过如此大胜,虽然庆贺过了,不妨趁此时节,再庆贺庆贺”

“大汉万岁”

“皇上万岁”

一众大臣诸侯王齐声欢呼。

“汉军威武”

景帝一挥胳膊,大吼起来。吼声停歇下来,景帝这才接着道:“其三嘛,联虽是贵为天子,也是人父。这一转眼间,联的女儿就成人了,联这做父亲的,就得给她择一门亲事。今儿,联就做一回人父。为女儿订亲”

“呵呵”欢笑声中,群臣忙着恭贺。

人伦是大道。谁也摆脱不了。听着群臣的恭贺。景帝只觉其乐无穷。乐得不住拈胡须,一张卑裂成了荷花。

窦太后挺挺胸,欢喜无限的接受群臣的道贺,冲馆陶公主道:“丫头啊,你听听,说得多好这做姥姥。还真是福气”

第三十章 废和亲

江种乐起不在帝王乐户下,景帝美美的享妥,直到郡臣联小到说词。这才手一挥,群臣停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正事了,正式赐婚了。周亚夫挺挺胸,昂起了头颅,只要景帝旨意一下,他就是景帝的亲家了。这乐子,就大了。

景帝冲春陀一招手,春陀上前一步。昂起了头颅,展开圣旨念了起来。

这一道诏旨是废除南宫公主嫁去匈奴的国书,若是不先下这道圣旨。就就是“重婚”了。

在圣旨中,景帝痛陈爱女之心。感人至深,最后才说出主旨“周阳大破匈奴。缴获单于王座、王帐、王旗、坐骑。振大汉声威。时变势易。废和亲之策”。

和亲之策,是汉朝在国力不振的情况下,争取时间休养生息的办、法。虽然没有阻止匈奴掳掠,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为汉朝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可是,这一策略用着用着就变了味,每当匈奴犯边,那些畏惧匈奴的大臣们摇唇鼓舌,要汉朝送女人。换取边关的安宁。

从三代以来,送女人给敌人换取毫无保障的安宁,这种事情还没有过。这是汉家的耻辱华夏前所未有的耻辱,可是,汉朝国力不振,不得不行此策。多少人为之羞愤。多少人为了废除此策而大声疾呼

这一天,终于来了

和亲之策一废,那意味着汉朝的耻辱已经洗雪,汉匈奴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大快人心之事。

“大汉万岁”。

所有人,群情振奋,振臂高呼。热血荡漾。

听着阵阵欢呼声,景帝又一次激动起来了,这都是周阳率领边关将士们,用热血、性命拼出来的。

“还是刀剑有用,文人的笔杆子对匈奴毫无用处”景帝在心里大是感叹。

每一次行和亲之策,就要送国书,还要写得恭恭敬敬,生怕汉朝的女人没人要似的,求着单于收留,那是何等的屈辱

等到欢呼声停歇下来,春陀在景帝的首肯下,开始念第二道诏旨。

这道诏旨就是赐婚诏了。景帝对周阳这个爱婿,不惜溢美之词,大加赞扬,什么少读兵书,胸怀韬略,志在破击匈奴,什么好听就说什么,把周阳吹嘘得跟花儿似的,完美无缺。

自己的爱婿,景帝不吹捧,还能吹捧谁去

最后才说,周阳与南宫公主两情相悦,赐婚。

在这么多的吹捧之词中,唯有这句话最实在,周阳和南宫公主还真的是两情相悦。

此时的周阳与南宫公主肩并肩站在殿外,等待仪式的开始。

南宫公主一头秀发挽成宫髻,插着一支金步摇,身着华丽的深衣,端庄而又落落大方。粉嫩的俏脸笑意,含情脉脉的看着周阳,清澈如泉的妙目中全是异样神采。

周阳身着曲裾深衣,头戴进贤冠,面如傅粉,俊朗异常,乐呵呵的打量着南宫公主,越看伊人越可爱。目光哪里移得开。

景帝的诏旨一下,群臣忙着恭贺。这次,恭贺的人就多了,不仅要恭贺窦太后、景帝,还要恭贺周亚夫、田蛤。

窦太后和景帝,自是不用说了。非得恭贺不可了。周亚夫是周阳的父亲,也得恭贺。

田蛤的郎官,本来没资格接受群臣的恭贺,可他是南宫公主的舅舅,这亲事一结成,他的地位就会一跃千丈,与往日不同了,能不恭贺吗

王美人的母亲先是嫁到王家,生下王信、王美人、王儿殉,后又嫁入田家,生下由蛤和田胜两兄弟。

南宫公主的亲娘舅是王信,田蛤隔了一层,也是娘舅,没少疼爱南宫公主。

田蛤红光满面,自从入朝为官这么多年来,这一刻最是长脸,掉起三寸不烂之舌,与群臣周施

窦太后手中拐杖点。群臣的道贺声戛然而止,仿佛给剪刀剪断似的。

“还等什么呀快叫璧人给老身口头”寞太后这事没少操心,等的就是这一刻呢。

“呵呵”。景帝整整衣衫,做起了当岳父的准备,手一招,春陀扯起嗓子叫道:“有请公主、帝婿入殿”

本来,这赐婚只需要景帝一道旨意便成,不需要南宫公主和周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叩头。可是,簧太后坚持“我的孙女婿这么能耐,就不能多露露脸”

国事,景帝为尊,说到家事,就是实太后为大,她坚持,谁能说个不字呢

再说了,这事,景帝也倍觉荣光。很是赞成。汉朝的公主虽然不多。还是有那么几个”帝婿还是有几个。可是,有哪一个帝婿有周阳这般了得呢

吕太后把鲁元公主呵护得跟花儿似的,能有如此了得的女婿吗

周阳这种能打仗、能练兵、懂技艺之学的帝婿,在汉朝是独一份。

春陀的话声一传出来,南宫公主没来由的一阵紧张。这种事情,谁个女儿不紧张呢洁白的素手在胸口轻拍着,努力平复心神。

周阳爱怜的打量一眼伊人,右胳膊一伸,笑道:“给你个胳膊”

在现代社会,女人挽着男人的胳膊。出双入对,那叫礼仪。在汉朝。那是大胆,超出了礼仪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