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一章徽州盐商胡蒙斐下
“大人,这是我们这段时间调查的结果。”张新成是唐同手下的一个旗总,最近针对胡蒙斐,高迎祥他们的反击就是由他领导的,在反击这些针对唐家商队的行动中,张新成也顺便把这一系列事情的幕后真相调查了出来。
“哦,这个胡蒙斐还是有些本事的嘛。”唐同看了看张新成交给他的调查报告,对于这个挑起事端的胡蒙斐,还是有些佩服的,要知道现在唐同手中的实力,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是有些庞然大物的了,自然不会把只是徽州的一个盐商放在眼中,便是还没有成气候的高迎祥,唐同也没有放在心上。
“大人,我们该怎样做”张新成见唐同把那份调查报告放下,便请示道。
“嗯,第一点,停止我们唐家商队与高迎祥占领区的生意往来,第二点,加大对那些不肯投顺我们的江湖人士与帮会进行打击,第三点,切断所有徽州往外面的通路,水路有我们唐家的船队,陆地上,你让人通知那些与徽州交界的绿林好汉们,无论是进徽州的商队还是出徽州的商队,都给我抢了,不过让他们尽量不要伤人命,做的好的,我们唐家商队有奖,我到要看看这个胡蒙斐还有什么本事。”唐同也没多想,随口吩咐道。
“大人,为什么不干脆把胡家灭了,以我们的实力,装成土匪灭掉他们是很容易的。”张新成现在跟着唐同身边近一年了,也算是贴心的心腹了,对于唐同这样费力的安排有些不解,忍不住问了一句。
“人才难得啊,我身边只有一个徐元化为我出谋划策,但徐元化这人也不擅长阴谋诡计,这个胡蒙斐看样子是一个很会耍弄阴谋的人,所以我想再试一试他看,有时候,坏人也是有他的用处的。”唐同微微叹息了一声,大玉儿与海兰珠都是很有智慧的人,可惜这两人表面上是归顺了唐同,实际上现在并没有上心为唐同出谋划策,柳如是这小姑娘也是一个人才,智商绝对是很高的,但柳如是现在的年纪太小,见识也浅,还担不起重任。
张新成听到唐同这般说,心中也为唐同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所感动,心想自己跟着这样的主公,日后的前途当是无量的了,当下把唐同的吩咐牢记在心中,向唐告辞离去。
“主子,你真是个仁慈的人哩。”大玉儿在张新成离开后,若有所指的说了一句,对于这些与唐家军队有关的事情,唐同并没有避开家中的几个女人们,反而把大玉儿,海兰珠,柳如是三女带在身边,培养她们的军事与政治才能。
家中的陈玉娴管理着唐家的那些工厂,红娘子管理着唐家的商队,都算是大权在握,但唐同随着势力的发展,有了更高的目标,以后能帮上唐同的,就得是有政治才能的人才行,而且唐同的势力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也逼着唐同必须得搜罗更多的人才来帮自己管理。
“仁慈么大玉儿,还有海兰珠,我知道你们对我有所不满,有些事情,我看你们还是没有想清楚,以为跟着我身边做个侍女很吃亏,而跟着那个皇太极却很风光是吧你们还是好好的想想吧,就建奴那十来万人,能有什么大做为,等你们想清楚了再说。”唐同一想到大玉儿到现在也还没有尽心为自己效力,心里面便有些郁闷,自己想要的并不是全是她们的美丽,而是看中了她们的才能,若只是要美女,大明多的是。
玉儿见唐同这般说,心中也有些幽怨,不管怎么说,在皇太极身边是个妃子的身份,在唐同身边却连个小妾都不是,大玉儿与海兰珠想的更远,这日后唐同要是得了天下,自己只怕连个妃子的身份都得不到,更别说那皇后之位,以她们的心气儿,又怎能甘心。
唐同说完那些话后,便去处理公文,柳如是乖巧的上前帮忙,大玉儿与海兰珠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也开始帮着唐同整理那些公文,不管怎么样,唐同让女人插手政务,比皇太极他们那些人来的胆大的多,也不怕以后女人专政,只是大玉儿与海兰珠不知道,唐同做为一个后世来的人,有着后世的政治手段,真要是有一天得天下,自然会有一套制度不怕女人专政,现在唐同手中这点势力,离那个目标还远的很,唐同自然也没必要说这些。
唐同这边没有把那个徽州盐商胡蒙斐放在眼中,却不知这些盐商世家虽然在武力上比唐同差的远了,但在官场上世代相传下来的势力,却是很大的,胡蒙斐在武力上败了后,便把主意打到了朝庭的那些官员头上,特别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太监们。
王承恩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宦官,虽然现在太监们的势力比不得魏忠贤那时,但他们所拥有的能量,依然是不可小看,做为崇祯皇帝信任的太监王承恩,其权力之大,那些当朝的一品官员们见到他也得恭恭敬敬的叫声王公公。
这一天,这位得崇祯皇帝宠的王公公接见了一个来客,这个来客就是胡蒙斐,论起胡蒙斐的地位来,那是说什么也见不到权大的王承恩的,但胡蒙斐家有钱,联合起来的徽州盐商们更有钱,一直以来,这些大盐商们都没忘了孝敬当权的那些太监们。
王承恩的一个本家兄弟王坤承更是管着南方数省的盐业,王坤承虽然从中得了不少的好处,但大部分的好处却是给了王承恩,唐同手下走私盐时,原本也是打典了王坤承的,但在几天前胡蒙斐的挑拨下,让王坤承贪心大起,于是带了胡蒙斐来见王承恩。
“这么说,这几年那个姓唐的总兵真的捞了不少的钱了”王承恩半睁着眼睛,面无表情的问道,似乎这事与他无关一般。
“是的,王恩相,那个唐总兵这几年走私的盐总有三四千万两银子的规模,不但如此,那个唐总兵还办了很工坊,每年也可有上千万两银子之巨,学生还查到这个唐总兵私下里扩大军队的规模,招了不少的倭国士兵,总数当有二十来万人数,霸占了整个的海面上,每年光抢掠那些商人的银子也有上千万两之巨。”胡蒙斐为了打动王承恩的贪心,故意把自己所知道的那位唐总兵的事情夸大了说。
王承恩不喜欢别人叫他王公公或者王总管,所以拜在王承恩门下的人,一般都称他为王恩相,这位在暗地里自比臣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