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期待。
“我想见见蒋典。”
“可以吗?”
叶川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点了点头。
“当然。”
得到肯定的答复,杨旭明显松了口气。
巷子里的紧张气氛终于彻底消散。
两人并肩站着,杨旭的话匣子似乎打开了。
“老师,其实……我在这里过得还不错。”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我已经快要冲击三阶了。”
叶川再次感到震惊。
三阶!
这修炼速度,简直匪夷所思。
但他转念一想,如果真如杨旭所说,他在这里待了五年,又是在这种灵气远比外界浓郁的环境里……
能有如此成就,似乎也合情合理。
“很好啊。”
叶川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他没有注意到在提到冲击三段时,杨旭的眼睛里闪烁着的是对未来的规划与向往。
那种神情,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
也似乎,不再那么眷恋那个五年前的,外面的真实世界。叶川刚想抬步,就被杨旭一把拉住。
“等等,老师。”
叶川的脚步停下,疑惑地看向他。
只见杨旭脸上那份劫后余生的狂喜已经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熟稔的从容。
“好久没见蒋典了,我先去给他买点吃的带去好不?”
“这儿有几家铺子做的点心,味道一绝,您信我!”
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是体贴周到。
可叶川心里的怪异感却愈发浓重。
这里是幻境。
这里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在这里买的食物,怎么……
不等叶川开口,杨旭已经轻车熟路地转身,走向热闹的街。
巷子外,是另一番天地。
与方才那份绝望的死寂截然不同,一条宽阔热闹的古街赫然出现在眼前。
街道两旁,挂着一盏盏散发着暖黄光晕的灯笼,将青石板路照得亮如白昼。
空气中弥漫着糖炒栗子与烤红薯的焦甜香气,混杂着各种香料与食物蒸腾出的热气,形成一股暖烘烘的人间烟火。
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说笑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鲜活生动的市井乐章。
叶川的脚步下意识地放缓了。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笑容满面的摊主,扫过那些在摊位前精挑细选的“路人”。
每一个人的表情,都那么真实。
这幻境的逼真程度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几乎没有漏洞可抓。
“老师,这边。”
杨旭的声音打断了叶川的思绪。
他熟门熟路地拐进一个人声鼎沸的街口,在一个卖糕点的摊位前停下。
“王婶,今天收摊够早的啊。”
杨旭笑着和那个系着围裙、面容和善的中年妇人打招呼。
“是杨先生啊。”
被称为王婶的妇人抬起头,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意。
“你小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这不是逛逛嘛。”
杨旭侧了侧身,指了指身后的叶川,随即又压低了声音,用一种熟络的语气问道。
“你家小子最近课业怎么样?上次听你说他想考城南的书院,准备得如何了?”
“哎,别提了,整天就知道玩,愁死我了……”
王婶立刻大倒苦水,那份为儿子学业担忧的模样,与任何一个真实的母亲毫无二致。
叶川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他的心脏,正一下下地收紧。
一个幻境里的虚构人物,竟然有家庭,有烦恼,有对未来的规划。
这太荒谬了。
杨旭和王婶寒暄了几句,从怀里摸出几张有些陈旧的纸币,买了一包油纸裹着的桂花糕。
“给,老师,尝尝。”
他将还带着温热的桂花糕递给叶川。
“这家店的桂花糕,只在下午申时出摊,来晚了就没了。蒋典那家伙,以前最喜欢吃甜的,这个他肯定爱吃。”
叶川没有接。
他的目光落在杨旭递过来的那包桂花糕上。
鼻尖萦绕的食物香气,真实得让他心头发紧。
他甚至能感受到那油纸包传递出的,温热的触感。
“老师?”
杨旭见他不动,有些疑惑地催促了一声。
叶川抬起眼,看向杨旭的脸。
那张脸上,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熟稔与安逸。
他介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点评着哪家的烧饼最脆,哪家的米酒最醇。
那神情不像一个误入此地的过客,更像一个在此地生活了许久,并引以为傲的本地人。
一个念头,无法抑制地从叶川心底冒了出来。
他真的……想离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