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怎么说?”
“官方说辞你比我懂。”
“无非就是那几句,县委高度重视、正在严肃查处、必将整改到位。”
“核心就一个把人给我看住了。”
“好吃好喝招待着,他要去哪,安排车派人陪同。”
“全程记录。”
“我明白了!”
苏晓宁立刻领会了精神。
“另外。”
赵海川补充道,“让周正那边也派两个人远远跟着就行。”
“我不仅要知道他见了谁,我还要知道他没见谁。”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
工商局局长李东生准时敲响了赵海川办公室的门。
“赵书记,您要的关于全县农业合作社的汇报材料,我给您送来了。”
赵海川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李局长,坐。”
赵海川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
“李局长,我听说现在有些合作社只是空壳子。”
李东生的笑容僵在脸上,他迅速调整表情,换上一副严肃认真的面孔。
“啊……这个……”
“赵书记您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存在。”
“主要是我们工商部门的职责是形式审查。”
“只要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我们就必须予以注册登记。”
“至于合作社成立后有没有实际开展经营活动。”
“这个……”
“属于经营监管范畴。”
“按照规定应该是由农业等相关主管部门来认定的。”
“我们……我们没有这个执法权啊。”
李东生把皮球踢得干干净净。
赵海川内心毫无波澜。
他放下茶杯,“李局长,我没说要追究谁的责任。”
“我只要一份清单。”
“全县所有注册的农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以及……历年的年检报告。”
“这总归是工商局的份内事吧?”
李东生的额角,汗珠滚了下来。
年检报告……
很多空壳合作社,根本就没做过年检或者就是随便填几笔数据应付了事。
真要拉出来,问题就大了。
“没……没问题。”
“书记,我回去马上就安排人整理尽快给您送过来。”
“好。我等你的清单。”
赵海川说。
李东生走后没多久,发改委主任马卫国敲门进来。
他不像李东生那样拘谨,手里只拿着一个笔记本。
“书记,按照您的要求我对全县这几年的重点项目做了个初步梳理。”
马卫国直接切入主题。
“问题很大。”
“咱们县的项目普遍存在三个重、三个轻的问题。”
“重立项轻管理,重投资轻效益,重硬件轻软件。”
“很多项目几千万上亿的资金砸下去了,建成之后就没人管了,设备闲置,厂房空关。”
“钱花出去了但没听见响声。”
“这不就是打水漂吗?”
赵海川点了点头。
马卫国是技术型官僚,看问题一针见血。
“我的想法是必须建立一套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
马卫国越说越投入,“从项目的前期评审开始,就要引入第三方评估,不能发改委一家说了算。”
“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全程跟踪审计。”
“项目建成后更要进行绩效评估,效益不达标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赵海川心里涌起一股畅快。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这才是破局的刀!
白凯旋和黄波涛,一个管政府,一个管财政,县里大大小小的项目都得从他们手里过。
这里面的油水,想想都可怕。
马卫国这个《管理办法》一旦推行,就等于是在他们俩的钱袋子上扎了一刀,还是最狠的那种。
“卫国同志这个想法很好!”
赵海川站起来,拍了拍马卫国的肩膀,“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