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焚天(1 / 2)

];这一日,魏军在损失四十万士兵的高昂代价下。疯狂的进攻终于停止了。

魏军派出的大量斥候,远远观察到蜀汉军营,发现军营中终日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巡逻的队伍次数和人数都明显减少,墙头上的守卫士卒也显得稀疏零落,且个个无精打采,面色在远处看去也显得异常苍白。

这些迹象已让司马懿知道自己的计策奏效了。为探明确切情报,他最终派出了麾下精锐——虎豹骑的统领亲自带领一小队最顶尖的好手,趁夜色冒险潜入。

这位虎豹骑首领武功高强,经验丰富,他悄然潜至最近处,伏于暗影中仔细观察。他所见的景象,远比之前斥候描述的更加骇人:

营墙之上,那些执勤的卫兵不仅面色是一种不健康的蜡白,更令人心惊的是,借着火把的光亮,能清晰看到不少人裸露的脖颈、手臂上,竟分布着星星点点、触目惊心的红斑。墙根下,偶尔可见未能及时清理的呕吐物痕迹。

他冒险深入,目光穿透营帐的缝隙,看到内部更是令人毛骨悚然:随处可见面色苍白、倚靠着的士卒,有些甚至虚弱的需要人搀扶。空气中混杂着浓烈草药、秽物与一丝若有似无的腐臭。医师和照料者穿梭忙碌,脸上写满疲惫与紧张。大批从后方运来的物资,打开看皆是成捆的药材。

最让他确信无疑的,是中军大帐附近的景象。他窥见丞相诸葛亮坐于帐中,终日眉头紧锁,羽扇停滞不前,频频叹息,容颜仿佛憔悴了许多。

而夜玄更是情绪暴躁,动辄对下属厉声呵斥,甚至他亲眼目睹夜玄挥起马鞭,狠狠抽打一名因恐惧而退缩的侍卫。整个汉军大营都弥漫着一种大难临头、绝望压抑的氛围。

虎豹骑统领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巨震,悄然退去,将所见所闻一字不落地急报司马懿。

司马懿仔细听着这份极其详尽的报告,尤其是关于诸葛亮憔悴叹息、夜玄暴躁鞭挞士卒、军士面生红斑、呕吐物遍地的细节,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露出一丝冰冷而得意的弧度。

“好!甚好!”他抚掌笑道。

“诸葛亮啊诸葛亮,天时不在你,纵有奇谋,又能如何?瘟疫之下,众生平等!”

他彻底相信,汉军已深陷疫病泥潭,战力尽失,崩溃在即。

又过两日,斥候再报,称汉军营垒的墙头上,似乎突然增加了许多守卫,旌旗也插得比往日密集了许多,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

帐下诸将有疑此乃诸葛亮诡计者,进言提醒司马懿谨慎。司马懿却嗤之以鼻,冷笑道:

“此非疑兵,恰是虚兵!诸葛亮已是强弩之末,黔驴技穷矣!他素来谨慎,即便溃退,亦必虚张声势,以求拖延,掩护其疫病之师撤离。此等伎俩,岂能瞒我?”

果不其然,第二日夜间,几名胆大的魏军斥候冒险抵近观察,赫然发现城头许多“守卫”竟纹丝不动,仔细辨认之下,竟是穿着军服的草人!汉军营中更是死寂一片,唯有原先隔离区的方向还隐约传来些许微弱的呻吟声。

“大局已定!”司马懿心中狂喜,脸上却不动声色,终于下达了全军总攻的命令:

“蜀军疫病横行,已无力再战,正欲溃逃!众将士,随我夺取敌营,尽歼病卒,以免后患!”

他特意选择了远离主尸堆、看似防御薄弱的侧翼方向作为突破口。魏军士如同决堤洪水般涌入看似不设防的汉军营垒。

营内果然一片狼藉,到处是随意丢弃的辎重、打翻的药罐、沾染污秽的衣物,空气中弥漫着草药、腐臭和焦糊混合的怪异气味。司马懿在精锐亲卫的层层簇拥下,志得意满地踏入诸葛亮的中军大帐,缓缓坐在了那尚有余温的帅位之上。

“报——丞相,营内发现大量蜀军病卒,约两万余人,分散躲藏在各处的营房和军帐内,皆气息奄奄,无力抵抗!”

“哼,负隅顽抗,穷途末路。传令下去,各部仔细清剿,不留任何活口,彻底根除疫源!”

司马懿冷冷下令,心中充满了即将碾压毕生大敌的快意。

然而,他的命令刚刚出口,异变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