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灯芯偶尔爆出一两点火星。
忽然,她的手指停在了一页略显特殊的篇章上。
这一页的纸张质地似乎与前后略有不同,墨迹也显得稍新一些,像是有人增补进去的。
上面的标题写着《外夷药石篇》,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解说:
“此篇乃据前朝海客零星记述整理,多闻轶事,未可全信,录之以备参考。”
林晚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她凝神往下看去。
几段关于一种奇特树木的记载牢牢抓住了她的眼球!
“夫奎宁者,又名金鸡纳霜,非中土所产也。
其树皮名曰‘金鸡纳’,色棕褐,味极苦,性寒。
取自海外蛮夷之地一种名曰‘金鸡纳树’之乔木。
焙干研末,或以醇酒浸之取汁,以水冲服,可疗疟疾、热毒虫痢。
然此物药性峻烈,用量未明,虚实之人反应迥异,用之宜慎,当细调其量,屡试无误,观测其效,而后可广施矣。
过量则耳鸣目眩,心悸呕恶,甚者危及性命,戒之戒之!”
找到了!
林晚的心脏狂跳起来,一股巨大的兴奋和希望瞬间冲散了之前的阴霾!
果然有东西!
虽然记载简略,并将其归于“外夷药石”,带有谨慎的存疑态度。
但对其治疗疟疾和热毒虫痢的功效,却明确地记录了下来。
甚至连其副作用——耳鸣、恶心、视力模糊等都描述得相当准确!
这简直是黑暗中的灯塔!
她立刻从一旁抓过炭笔和一张稍显粗糙的草纸,将这段宝贵的记载迅速而工整地摘抄下来。
娟秀而带着一丝急切的字体跃然纸上,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救赎的重量。
“奎宁……金鸡纳霜……金鸡纳树皮……焙干研末……水冲服……疗疟疾、焦虫病……用量未明,用之宜慎……”
抄写完毕,她放下笔,拿起那张纸,反复看了几遍,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脑海里。
然而,兴奋过后,一个更加现实和严峻的问题,如同冰水般浇了下来。
她脸上的喜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凝重。
她一只手无意识地撑住下巴,眼睛眨巴着,陷入了新的沉思。
“奎宁树……金鸡纳树……”
她低声念叨着。
“我记得……这个时代,大晟王朝举国上下,应该是根本没有这种树的!”
她搜索着原主的记忆和来到这个世界后的所有见闻。
无论是官方记载还是民间传闻,都从未提到过,这种来自遥远海外的神奇树木。
如果大晟朝有,哪怕只是少量引进,以其对疟疾这种恶疾的显着效果,早就应该被太医院或民间医馆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了!
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只在《千金方》的增补篇目里作为“海外轶闻”被谨慎提及。
“没有现成的树皮,知道药方也是徒劳……”
她站起身,焦虑开始在内心蔓延,忍不住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
手指蜷缩着,轻轻敲击着自己的额头。
“怎么办?去哪里找?难道要坐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