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方宇能够理解某些导演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也明白艺术电影往往需要观众投入更多的思考,但《春秧街最后一场雨》的叙事方式让他感到困惑。大量冗长的固定镜头、支离破碎的时间线、刻意模糊的人物动机,以及大量看似富有深意实则不知所云的象征符号,让整部影片变成了一场艰难的观影体验。
趁着掌声未歇,方宇侧身在刘牧耳边低声说道:“刘导,这片子...我有点没看懂。”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刘牧也微微摇头,轻声回应:“我也觉得过于追求形式了。电影确实是艺术,但首先应该是一个能让观众理解的故事。”
这番话让方宇深感认同。在他看来,电影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本质上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味地自说自话、故弄玄虚。优秀的艺术电影应该在保持作者风格的同时,也能与观众建立有效的情感连接和思想共鸣。
由于电影被定在电影节的第五天进行展映,因此前面几天除了周正明、郝雨需要为《都市情缘》做一些准备外,其他人难得享受了一下自由时间。方宇便趁着空闲去见了李淑君。
六月的彬州,海风裹挟着温热,吹拂着维港市一处远离游客喧嚣的僻静海滨公园。这里没有细软的沙滩,只有礁石堆砌的海岸线和一条供人散步的木质步道,夕阳的余晖将海面染成一片流动的暖金色,波光潋滟,偶有海鸟掠过,发出悠长的鸣叫。
方宇比约定时间稍早到达,他戴着一顶能遮住半张脸的宽檐帽,穿着简单的白色棉质t恤和卡其色休闲裤,倚在步道的栏杆上,望着海面出神,轻松融入了这闲适的环境里,并不显眼。不一会儿,一个同样低调的身影沿着步道缓缓走来——正是李淑君。
她几乎素颜,脸上架着一副略显知性的黑色框架眼镜,将她原本明媚的眉眼衬得柔和了几分;长发随意地散在脑后,身上穿着一套质地舒适的亚麻衬衫与阔腿裤,脚上一双平底凉鞋。这副形象,与舞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歌手判若两人,也难怪周围零星的路人并无侧目。
“淑君姐。”方宇直起身,笑着迎了上去,语气带着熟稔的亲切。
“小宇!”李淑君看到他,脸上立刻绽放出放松的笑容,快走几步,“等很久了吧?不好意思,路上稍微有点堵车。”
“没有,我也刚到不久。这地方选得好,很安静,看着海,心情都开阔了。”方宇环顾了一下四周,由衷赞叹。与电影节那种密集的社交氛围相比,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
两人沿着步道并肩慢慢散步,舒缓的海浪声轻柔地拍打着礁石,充当着完美的背景音。
“淑君姐,看你状态挺不错的。”方宇侧头,仔细打量了她一下,关切地问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在这边一切都还适应吗?生活上,还有分公司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