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真是太好了!”老周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淑君这次算是开了个好头,你在那边也多费心,务必把握好这个势头。”
他顿了顿,随后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小宇的作品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其实是有预期的。这小子,就是个金曲制造机。”他的语气充满了赞赏,却也夹杂着一丝惋惜,“唉,如果你们分公司那边,也能有一个像小宇这样,能产出爆款的人才,那何愁不能壮大呢?”
老周的话没有说尽,但赵明完全明白他的言外之意。总公司对彬州分公司每年的业绩考核压力不小。
分公司现有的几位作曲人,虽然经验丰富,也偶有作品上榜,但始终缺乏制造轰动效应的能力,更别提像方宇那样,几乎每首作品都能引发广泛讨论。
赵明不由得想起白天办公区那几位神色各异的作曲人,又想到刚刚安顿好的沈曼,谨慎地回应道:“周总,我明白。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挖掘和培养我们自己的创作力量。淑君这次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结束视频通话后,赵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李淑君的成功开局是机遇,也是挑战;新作曲人的加入带来了新鲜血液,也可能激化内部矛盾。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关系,既要充分利用李淑君带来的热度,又要安抚好原有团队的情绪,同时还要确保新来的沈曼能够顺利融入并发挥作用。
---
这边方宇并不知道老周的心思,即便知道了他也不会管。他确实还有几首适合彬州的作品,但他暂时不打算拿出来。他有他自己的工作室,他首先要为自己工作室旗下的艺人负责,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把《给自己的信》交给李淑君唱的原因。
而且下个月,他即将与刘牧,以及可馨、程宏逸、郝雨、林楠、李梦等一众主创同仁,共同踏上金幕电影节的红毯。《橄榄树下的情人》这部凝聚了很多人心血的作品,将在电影节上首次接受业界的检阅。
此刻,他的手边正放着第四个剧本的修改稿,纸张边缘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标签,空白处是密密麻麻的批注。
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将这个新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时机。如果《橄榄树下的情人》能在金幕电影节上收获不错的反响,那么,他准备就在那个万众瞩目的场合,直接宣布这第四个剧本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