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锦绣巷的联合工坊内,技艺培训班的首堂课刚开课便座无虚席。李老栓站在织机前,身边围着二十余名各国工匠与商人,默罕迪则手持木梭,在一旁辅助讲解。
“大家看好了!这改良后的多综织机,要先把经线按颜色分好,再用波斯木梭穿纬线,这样织出来的图案才不会错位。”李老栓一边操作织机,一边讲解,“王小三,你试试穿纬线,注意力度要均匀,别把经线扯断了。”
王小三连忙上前,按照李老栓的指引穿线,动作略显笨拙。默罕迪上前手把手教他:“手腕要稳,木梭要贴着经线走,你看这样”说着帮他调整姿势,木梭果然顺畅地穿过经线。王小三惊喜道:“谢谢默罕迪师傅!原来这么简单,之前在家摸索半天都没弄对。”
此时,工坊外传来马蹄声,赵诚匆匆走进来:“苏大人,月氏使者到了!为首的是月氏首领之子石烈,他们还带来了月氏的冰蚕丝与漠北玉,想作为展会上的展品。”
苏明理立刻起身,跟着赵诚前往展馆。石烈见到苏明理,立刻递上一个锦盒:“苏大人,这是月氏最珍贵的冰蚕丝,用它织成的织物轻薄如蝉翼,还能防水;漠北玉色泽温润,可雕刻成饰品,希望能在展会上打开销路。”
苏明理打开锦盒,看着晶莹的冰蚕丝与温润的玉石,赞道:“真是好东西!展馆已为月氏区留了位置,就在波斯区旁边,方便参观者对比选购。你们想不想安排工匠现场演示冰蚕丝的纺织技艺?”
石烈大喜:“当然想!我们带来了三名纺织工匠,还带了月氏的织机,正想向大靖与波斯工匠学习,改良纺织技术。”苏明理立刻叫来林巧儿:“林师傅,你带月氏工匠去技艺交流区,教他们大靖的盘金绣,也学学他们的冰蚕丝纺织技法,说不定能织出更优质的织物。”
林巧儿与石烈带着工匠离开后,哈伦与巴图匆匆赶来。哈伦道:“苏大人,我们与月氏使者谈过了,他们愿意开放月氏境内的风蚀古道,让大靖与波斯商队通行,还会派向导协助,不过希望我们能分享商路管理经验。”
巴图补充道:“月氏还提出,想加入联合防马贼计划,他们愿意在月氏境内设立五个哨所,派兵士驻守,与我们共享马贼情报。”苏明理点头:“这是好事!我们明日召开三方会议,敲定具体的哨所位置与情报传递方式,再签订正式协议。”
中午时分,技艺交流区传来阵阵欢呼。苏明理走过去,只见林巧儿与月氏工匠合作织出了一块冰蚕丝锦缎,上面用盘金绣绣着月氏的雪山图案,光彩夺目。“苏大人,这冰蚕丝锦缎比普通锦缎贵三倍都不止!我们计划批量生产,用它与波斯交换金箔香料,与漠北交换皮毛。”林巧儿兴奋地说。
石烈也道:“我们还发现,冰蚕丝与波斯的金线混合编织,能让织物更耐用。默罕迪师傅已答应派波斯工匠与我们合作,改良月氏的织机。”
下午,苏明理在展馆召开三方会议。哈伦指着地图道:“我们计划在月氏的寒脊关设立一个大型哨所,派五十名兵士驻守,大靖、波斯、月氏各出三分之一,粮草由三方共同承担。”
巴图点头:“漠北的青芜牧场哨所已建好,明日就能派兵士入驻。我们还制作了商路情报册,记录了马贼常出没的地点与作案手法,会分发给每个哨所与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