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寄养家庭日记(1 / 2)

穿书成为受害者 甜饼 1752 字 1个月前

第115章 寄养家庭日记

斤羽联系上愿意无偿给这群孩子做心理辅导的医院, 既然家长冥顽不灵,那就把重点放在孩子的身上。

“下期预告的反馈也不错,很多观众打来电话,愿意提供帮助。”斤羽听着组员的汇报。

“很好, 我们做个衍生节目, 专门拍摄这些孩子们去寄养家庭的生活情况。”

这是斤羽想来想去, 最终是借鉴了真实世界的综艺, 想出来的点子。

他们趁着热度,征集寄养家庭。挑选之后,把孩子们送到寄养家庭生活一段时间, 让他们和原本家庭的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 看看他们到底能不能重新出发, 找出自己人生的道路。

因为是录制节目,这些孩子们是有报酬的,有了报酬他们的家长就不可能不同意。

至于孩子们,他们倒是一点也不反感, 省了斤羽好大的担心。

“就叫寄养家庭日记吧, 做个半年左右的观察,根据孩子的情况,再做安排。”

“羽姐是准备管到底了?”胡远轻声问道。

“大家都说, 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太多了,我们管不过来的,可是, 我已经看到的, 总归要尽一份力。最终, 还得看他们自己愿不愿意抓住新生的机会。”

斤羽也知道,管下来的结果, 也许是吃力不讨好,但是,她管过了,尽力了,也就心安了。

胡远佩服的看了她一眼,一个有人格魅力的领导,总是让人愿意追随。

“对了,胡贵那边,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参加拍摄。”

胡远摸摸头,“我问问他,不过我看,有点难。”

没想到,胡贵竟然愿意。

他的想法很简单,“叔婶的档口位置没那么好,如果节目组来拍,就会有人看热闹,生意可能会好一些。”

一个愿意替别人着想的人,一般来讲,都不会太坏。

他不爱说话,但他知道谁对他好。

寄养日记趁着热度播出,热度空前,甚至直接飙升到全台所有节目的首位。说一句,成为现象级节目,也不为过。

这种全方位观察类的节目,在小说世界还是第一次出现,再加上这些孩子,又有前期热点事件的衬托,可以说本身热度就不小。

有热度的人加新奇的节目形式,寄养日记想不火都难。

在观众的眼里,完美的结局肯定是孩子们重返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所以发现胡贵身处一个档口当学徒的时候,都觉得他是误入歧途。

“小小年纪,分不清什么是好是坏,都捡容易的路走,却不知道,等年纪大了再知道,越容易的路,往后越难。”

“还是应该回去读书,这么小出来打工,太可惜了。”

当记者向胡贵转告观众的忠告时,胡贵想了很久,才说道:“可我不会读书。”

其实在他的心里,有很浓烈的情绪想要表达,但无奈,他天生就不会表达。

其他寄养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被重新送回学校。

能够报名的家庭,本就条件不错,加上节目组还筛选过,不说富豪,至少也是中产以上。关键在于夫妻俩的时间精力和职业,能够给孩子正向的帮助。

比如这个家庭里,妻子是老师,丈夫是高科技企业的高管,自己的儿子读书很好,所以报名接了一个孩子回家,想看看怎么帮助他。

在男孩儿又一次逃课打游戏后,丈夫把他拎到书房,想好好跟他谈一谈。

“你总是要长大的,成年之后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那个时候没人再给你零花钱,别说打游戏了,吃饭怎么办?”

男孩儿满不在乎道:“我可以去厂里做工,还可以去扛包,赚到钱了就吃饭打游戏。”

“你就没有梦想吗?看别人住大房子,开好车,穿漂亮衣服,你不想要吗?”

男孩儿怔了一会儿,摇头道:“没有。”

一场交流不欢而散,这时,高管的亲儿子私下找到父亲。

“我发现他盯着我的画笔,看了很久。”

高管眼睛一亮,虽然刚才的交流让他挫败,但此时有了突破,又让他感到欣喜。

第二天,男孩儿就收到了全套的画笔和画本作为礼物。

男孩儿的脸上,没有再流露出不在乎,甚至是嘲讽的表情,而是怔怔的,抱住礼物,很久都没有说话。

晚上,亲儿子进了男孩儿的房间,非要教他画画。哪怕男孩儿一脸不屑的说不愿意,但亲儿子依然我行我素。

很快,男孩儿的脸色从不屑,慢慢转变到专注。

全家人都意识到,男孩儿肯定和画画有着什么不可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