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由秦刚执笔写的报告,陈海平笑了。而后,他把报告递给了孙传庭。孙传庭看完,也笑了。
把报告放下,孙传庭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秦东家和领政大人想到一块去了。”
“真的”秦刚又惊又喜。
陈海平点了点头。
见王元程和申万雨似乎还不知道报告的内容,于是陈海平又拿过报告,递给了王元程和申万雨。
两人看完,思索了一会儿,王元程叹道:“这么做对我们真是太有利了。”
又点了点头,陈海平道:“你们回去就按这个思路再好好谋划谋划,以策万全,我们争取尽快把纸币发行出去。”
三人点头。
陈海平又道:“今天请三位来,还有件事。”
王元程道:“请领政大人吩咐。”
陈海平道:“我要委托你们为政府收购黄金。”
三人都大惑不解,申万雨问道:“领政大人,要收购多少”
陈海平道:“越多越好。”顿了顿,又道:“这事儿不急,可以慢慢来,但要绝对保密,不能让任何人察觉。”
王元程还好点,秦刚和申万雨都是大喜。
陈海平道:“这事儿由秦东家和申东家主办,老东家配合。”
王元程点头,他清楚因为铁匠兵的事儿,暗部对秦家和申家渗透的最深,所以最容易保密,也最容易监控。
但陈海平无限量地收购黄金干什么忽然,王元程心中一动,他把秦刚的报告和黄金联系到了一起。
王元程心里掀起了滔天巨,但神色没有丝毫表现出来。
收购黄金当然是要用的,秦刚问道:“领政大人,这有没有个大概的时间”
沉吟了一下,陈海平道:“暂时就以十年为期,没有我的话,你们就偷偷地慢慢收购。”
三人点头。
出了紫光阁,在离开皇城的路上,申万雨皱着眉头,喃喃地道:“领政大人收购这么多黄金干什么”
话说出了口,申万雨蓦然发现,王元程和秦刚似乎都根本没有听到自己的话,毫无反应。
申万雨一惊,赶紧闭嘴,同时下意识地四下看了看。
当初,虽然他和秦刚是后加入的,但因为靠的紧,如今他们在集团里的地位仅次于王元程,比其他人都要高出一大截。
这有多重要先不提,就是这份荣耀就足以让人心醉神迷了。如今,只有他们和王元程是商人在法务院的代表,而且,他们还隐隐是陈海平的特别顾问。
这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家族都太重要了。
陈海平这个人没那么多的禁忌,而且也非常重情义,但唯独一点,你不能坏事。如果不坏事,那就凭以前的功劳和情分,陈海平也会对申家照顾有加,但要是坏事,那就两说了。
收购黄金这显然是个天大的事儿,自己怎么就这么随便地说了出来呢申万雨恨不得抽自己俩嘴巴。
―――――过年了,总算是在二十九这一天把六部和检察院等部衙的主要官员确定了下来。
这事儿比钱龙锡预想的还要难,在各个利益团体之间,这些日子他不知做了多少折冲和大大小小的交易。
参加这次博弈的主要是四股人马,一股是钱龙锡、刘宗周等人为代表的东林党人,一股是以周延儒和张敷为代表的复社,还有一股是以上两股之外的大部分人,最后一股就是孤鸟一派。
这四股人马搅在一起都他祖母的乱出圈了。
东林党和复社差不多是一体的,根本的利益总体一致。此外,他们私人之间都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亲戚、姻亲、师徒等等。
表面上,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最大的差别就在年纪,但实际上,年纪的差别也就意味着观念不同,看法不同。
在这件事上,东林党和复社之间斗争之激烈比之与他人毫不逊色,但由于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他们有时候也还是能合作的。
组成第三股力量的人之间共同的地方不多,他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可能在东林党和复社的挤压下成为边缘人,所以他们为了自保组织起来就是自然而然的。
但由于是临时组合起来的,协调性不够,所以他们最大的作用不是争取利益,而是坏事,坏别人的事。
孤鸟一派指的就是以温体仁、何如宠、钱象坤和吴宗达等人。
孤鸟虽然人数最少,但他们往往都很有地位和影响力,而这些孤鸟又相对超脱的多,说白了,他们支持谁不支持谁就是看今天穿的鞋挤不挤脚。他们有时候什么也不说,但不定什么时候不痛快了,又抽冷子来一下,而这些人一出手,往往就会把原有的平衡打破。
此外,还有一股力量也很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这股力量就是周皇后。当初周皇后来了个眼不见为静,但没想到,她从漩涡抽身而去,却让自己的地位变得超然,反而又有了些能力左右事情的发展。所以当最后的结果出来,嘉定伯坐的那根大蜡竟然变得细了些,也小了些。
――――――过年了,同北京城一样,南京城也是热闹极了。
南京城从陪都升格为都城,这对大明江山那是绝对的悲哀,但对南京城的百姓而言却是大喜过望的大喜事儿。
今年的春节有两个方面极为反常。
一个是崇祯皇帝刚刚下葬,至少南京城的百姓得老实点,表现哀戚一些,但没人理会这些。皇家不理,官府不理,百姓自然更不理,似乎所有的人都忘了他们的皇帝刚刚死去不久。
另一个就是这些原本极为重视礼教的读书人,过年了竟然很少有人回家。
南京升格,以及无数的读书人和富人齐聚南京,这两个因素让南京城这个年过的热闹极了。
年初四。
大街上,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摩肩接踵,那哪儿都是人。
今年大街上的场景和往年有一个大不同,今年大街上成群结伙的人特别多。往年成群结伙的大都是年轻的读书人,而今年则多了许多王孙公子。
顺昌大街是南京城最为繁华的地段,这里茶房酒肆、青楼戏场鳞次栉比。未时左右,从街口转过来一群人。这群人有十多个,大都青衣小帽,簇拥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