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 / 2)

点了点头,吉坚占布图道:“有这个可能。”

打劫他们的商队,在漠南和漠北受到的压力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影响还没有到达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北有人参一腿一点都不奇怪,但问题是,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一定有人居中联络。

马匪中还有这样的人才,要真是,那就要想办法把此人拿下。

思索片刻,陈海平道:“不管有没有,我们小心就好。”

图噶图布道:“是不是把商队分成两部分,前后好有个照应”

摇了摇头,陈海平道:“这样力量分散,并不好。”

再没什么好说的,最后陈海平大大夸奖了斤勃儿图一番,这可把斤勃儿图高兴坏了,因为得到了少爷的夸赞,那就牛了,就有的吹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午时左右,商队到了大漠边上。

吃过午饭,略作修整时,商队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件新装备:一顶帽子。

帽子是圆的,中央透空,四周有一巴掌宽的沿,染着边沿垂下布纱,外层是一尺左右长的厚棉布,内层是稍微短些的白纱。

把帽子拿在手里,木夏楚克格叹道:“施主准备的真是周到。”

遥望着前方浩瀚的大漠,陈海平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处见大,小事做不好,大事又如何能做好。谁都是人生父母养的,如果因为我的粗心而丧命,那是我不能允许的。”

大漠又称瀚海,是漠南蒙古和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天然分界线。

大漠不是沙漠,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而大漠的地表是黄土还有稍微大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除此而外,大漠和沙漠还有一点也很不同。沙漠上没有植被,而大漠或多或少都有些红柳、骆驼刺等耐旱植物。

大漠和沙漠都是因洪水冲积而成的。

当发洪水,特别是山区发洪水时,由于出山洪水势头的逐渐减弱,在洪水冲击地区形成如下地貌特征:大块的岩石堆积在离山体最近的山口处,岩石向山外依次变小;随后出现的就是拳头大小到指头大小的岩石。由于长年累月日晒、雨淋和大风的剥蚀,棱角都逐渐磨圆,就变成了细小的石粒。这样,大漠也就形成了。

那些更加细小的砂和泥则被冲积、漂浮得更远,形成了更远处的大沙漠。

三个大喇嘛各有所长,对草原大漠都极为了解,他们都是陈海平的老师。吉坚占布图不仅佛学精深,他还是个地质学家,有这方面丰富的知识。一进入大漠,他就又开始给陈海平讲解大漠中的一切。

大漠,大漠

陈海平不是第一次亲身到草原,却是第一次亲身到大漠。

古人称大漠为瀚海,不身临其境是无法真正理解其意蕴的,大漠的浩瀚无垠、粗犷豪迈、雄浑壮阔的神韵惟有浩瀚的大洋稍稍可以比拟。

置身大漠,犹如进入原始荒野,满目苍凉,毫无生气。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踏在上面,沙沙作响。一条条干沟毫无生气地横卧在上面,除了一些麻黄、沙拐枣等耐旱植物点缀其间,很少有植物生长,动物也远走高飞了。

大漠时而极静,静得让人窒息,偶尔一股旋风卷起一柱黄沙悠悠升空,更有一股莫名的静寂气氛;时而又狂风大作,飞砂走石,那气势似要把整个天地都消灭在它的淫威之下,令人畏惧而又无奈。

进入大漠不久,人人心头都升起一股强烈的渴求,对水的渴求。尽管带着充足的水囊,嘴唇还是因强光照射和空气过度干燥而干裂出血。在大漠,一刻缺水都会感到焦躁不安,头脑发涨,眼前灰蒙蒙的。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穷荒绝漠,鸟都不去,万石千山,梦里都不愿见到。置身大漠深处,陈海平算是真正理解了这句诗的意境。

第八十二章 突击

傍晚,下雨了。

吉坚占布图告诉陈海平,大漠难得下雨,但下雨就是暴雨,而且必定会爆发狂暴的山洪。山洪非常可怕,所以要是下雨,就得扎营,而且得扎在高坡上。

暴雨如注,惊雷密如爆豆,一道道巨大的闪电撕裂了沉沉的夜空。

暴雨来的又急又猛,但去的也快,似乎一瞬间,原本眼看就要沉没的大地眨眼间就又变得月朗星稀,空阔晴朗到了极点。

忽然,夜空刚刚放晴不久,随着一股股可怕的雷鸣般的巨响传来,紧接着,星空下,但见浊浪排空,洪峰到了。

洪峰如怪蟒,裹挟着无数巨石滚滚而来,人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为这天地之威所震慑。

清晨,天地还飘着一丝水气,举目望去,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商队想要出去,必须先开路。

吃过早饭,商队又上路了。

大漠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风,这风来的极突然,没有丝毫预兆,说来就来,而且又猛又烈。

大漠里的风让普通的过客感到的只是难受,但对陈海平而言,这风却隐含着极大的危险,如果大批马队顺着狂风冲击他们,那他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飞沙走石的声音会混淆马蹄声,顺风逆风,对骑兵之战的影响有时候是决定性的。

为了防止意外,陈海平命令,行进途中,所以战士必须全副武装。这可想而知,在如此干燥炽热的气候下,这有何等艰难。

没人有丝毫怨言,就是新加入的蒙古士兵也都能坚持下来,这再一次让三个大喇嘛动容,再一次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一支有严明纪律的军队。

好在大漠只有八百里宽,只要忍耐十天就可以了。

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陈海平知道,越接近成功就越危险,如果真有人在前面等着他们,那就绝不会放过乘狂风突击之利。

第九天,申时刚过不久,骤然间就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这次风是从西边吹过来的。

风一起,驼队便停下,并开始变换队形。最后,驼队变成一个大三角,尖端直指西方。

大三角冲着西方的两边由五层驼队组成,每峰骆驼之间都有铁链串在一起,既便受惊,也无法跑开,从而影响到队形。

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