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哟,陈阿婆您怎么又卖起了‘呱呱菜’?给我称两斤,小时候最喜欢吃您做的‘呱呱菜’,这多少年没吃过了,怪想念的!”
“是……小七子?差点认不出来你,当差回来啦?”
“差事辞了,天天提心吊胆的,挣到钱也怕没命花!”
“现在挣钱真不容易……辞掉差事,你靠什么吃饭?”
“这不回来接手家里的杂货铺吗?赶着三伏三九,到山里搞些好货,补贴补贴家用。”
“哎……小七子啊,你回来的不是时候!”
“什么叫不是时候?”
“你当阿婆一把老骨头咋还出来卖呱呱菜,不就是客栈生意不行了吗?”
“马上三月,闯山客都走了,生意不好正常的……阿婆莫要着急。”
“不是几月不几月的问题,你在外头没听说?”
“听说啥?”
“仙鹤岭呀,能吃人!”
“……”
提供住宿、餐食的客栈,冷清清的没几个人。
黑袍黑斗笠的江湖客,于二楼用饭,坐在窗户边;
稍微探头便可见客栈门前,摆路边摊卖菜的老婆子跟一位皮肤黝黑、三十岁左右的汉子聊天。
江湖客正是剑帅。
本没在意下方人说什么,直到捕捉到“仙鹤岭能吃人”这一句。
被勾起好奇。
仙鹤岭是个笼统的地理概念;
纵横二三百里;
囊括五六个镇子,大大小小二百多村寨。
说是与外隔绝,其实也不全然。
山里的人确实保守,不爱离开出去;
外界过来闯山觅宝的人一直不少!
尤其在三伏节气。
仙鹤岭最危险的地带,白鹿崖经过一两个月暴晒、干旱,崖壁泥岩脱落,零星露出“文星墨玉”;
文星墨玉制作墨条,于“文道”修者大有裨益。
“文道”者,少之又少;
个个满肚子墨水,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堪比大儒,备受读书人推崇;
故而,文星墨玉虽对普通人没啥用,其制成的“星照墨”最得附庸风雅之辈的青睐。
毕竟文星墨玉,传说是文曲星遗落人间的星光嘛!
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只有白鹿崖产此奇石,自然而然每到三伏,无数“闯山客”涌到仙鹤岭,赶着秋雨前,抢挖墨玉。
到了三九,飘起大雪,仙鹤岭另一样山珍“证仙松露精”冒头。
所谓“证仙”,证道升仙。
证仙松露精的功效被传得特别玄乎,一颗最多卖到40金!
令闯山客趋之若鹜。
文星墨玉、证仙松露精的存在,叫仙鹤岭每年夏冬两个季节格外热闹。
靠山吃山的仙鹤岭人,开起客栈、杂货铺、酒肆,作起向导,挣闯山客的钱,年轻力壮的干脆加入闯山客行列,日子就过得相当滋润。
现在情况有变。
两年前,一位大家公子慕名来仙鹤岭寻仙。
文星墨玉、证仙松露精相关传闻,离不开种种神仙事迹;
甚至仙鹤岭本身,传言也是犯下偷吃之错、被神仙降罪的仙鹤所化。
闯山客中时不时混进寻仙的人。
据陈阿婆说:大家公子连同他的两个地级护卫,消失在白鹿崖。
大家族发现后,派出许多人进山寻找;
没想到,一些高手,甚至有一个天级的,寻人途中也失踪了!
大家族一怒之下,着人一寸寸搜查山林。
整整搜了两年!
一无所获!
大家族迁怒整个仙鹤岭,命令搜山过程中,铲除证仙松露精的菌种!
怕得罪“文道”武者,惹怒无数读书人,才没同时毁掉文星墨玉的矿脉。
——也或,没能耐毁掉。
“仙鹤岭乱得很,闯山客都不敢来了。”
陈阿婆叹息:“去年神猿岭山崩,冒出许多山宝,人全往那边去了!”
仙鹤岭失去客源;
时不时,大家族派人搜山、闹得鸡飞狗跳;
这里的日子一下子变得艰难。
“年前我家老大老二进山采松露精,整座山翻了个遍,就摘到两个……作孽哟!”
“难怪……我一回家,看到老头子唉声叹气,问他他什么也不说,只听我辞了差事,拿笤帚打我!”
柳穿鱼一边听故事,一边慢悠悠吃完早餐。
老少俩从“这日子要怎么过”,东拉西扯逐渐跑题了,扯起山那边的“怪事”。
山那边有个镇子,叫“莲花镇”;
“小七子”舅舅住在那,他刚从莲花镇过来的。
陈阿婆羡慕:“你老舅打铁,手艺是仙鹤岭最好的,不怕没好日子过。”
“小七子”摇头:“老舅这些天过得也糟心。”
“咋的?‘那个’还在闹?”
“可不。整个莲花镇,每晚都听到……一个冬天,没一个人睡好觉,生怕轮到自己家进邪。”
“没请大神?”
“请了八个!都被吓跑了!”
“不会请的骗子吧?”
“前几次估摸是,后面请的,李村、姚村、驴嘴村,那几个有真本事的,小命差点送了!”
“哎呦喂,都什么事!”
柳穿鱼听得很认真。
莲花镇,是三十多年前“苏闻”跟他义父一家居住的地方。
二人说话,跟打谜语似的。
听了半天,大概弄明白怎么一回事——
莲花镇从大年三十开始闹鬼,目前没害人性命,每晚鬼说“鬼话”,全镇人都能听到。
有人听完鬼话,就会中邪,干起遭人唾弃的缺德事……也不是所有人中邪,没个准头。
反叫没中邪的人,天天惦记、惴惴不安,许多天睡不好觉!
“会不会有人装神弄鬼?”
陈阿婆活了一把年纪,也算见多识广,就作起猜测。
“小七子”摇头:“我原来也不信,结果,十五晚上,我陪老舅说着话,‘那个’又说起来了,跟我老舅声音一模一样!可把老舅吓坏了!”
“你老舅没事吧?”
“我这不陪他十多天吗……没发生什么,就是每晚……真的吓人。”
“听说,鬼在那个苏家?”
“对。”
“冤魂回来了。”
“说不通……苏家遭天火烧,也不是谁害的。”
“就因为不是被谁害,死得没头没尾的,这才冤啊!”
“不至于吧?老舅说的,苏家一家子老实人,乡里乡亲没跟谁结仇结怨,真要是……没道理啊,而且都多少年过去了!”
“怨鬼哪有道理可讲?再说了,到现在没害死人,其实也不凶。估摸着没人烧纸,底下日子不好过,回来要些香火钱。要不怎么这么巧,赶着大年闹……”
陈阿婆有理有据,“小七子”被说服了;
两人唏嘘慨叹。
柳穿鱼则是些微惊讶。
没想到听到两人说起苏家……话里话外,正是“苏闻”家。
说起来,仙鹤岭太容易迷失方向了。
柳穿鱼转啊转,好不容易找到一座小镇,听人说起是“荷花镇”,以为找对地方;
昨个天已黑,干脆在客栈住一宿。
哪料,这里的荷花只是荷花,不是莲花。
莲花镇不在一个方向!
等半天,没听到二人继续说苏家的事,“小七子”称完呱呱菜,先回家去了。
柳穿鱼不再磨蹭。
结账,走人。
翻山越岭,去往“山那边”。
千仞高山顺着山脊,赫然断开,形成庞大的一条断裂带。
正是白鹿崖!
到崖对面,目测起码三十丈,飞不过去!
站在崖边往下看。
深不见底!
运真气于双目,竟看不清崖底!
青烟弥漫,隐约的,像有黑水翻滚。
荷花镇老人都说,白鹿崖底是死人黄泉,人一旦掉下去,绝没有生路。
闯山客每每全副武装、准备许多工具,才敢攀着崖壁采掘文星墨玉……一个不慎,死无全尸!
也难怪灰不溜秋的一块破石头能卖出天价!
柳穿鱼认真感受。
丝丝缕缕,飘上来的青烟,透着些许迷幻效果;
烟气渗透身体,异种力量“啃噬”着五脏六腑,叫真气运行不畅。
柳穿鱼没在意这点不适,让他惊奇的是,诡异青烟运转“自在篇”也无法免疫!
若有所思。
忽地,仰头看向天空,燕雀结伴飞掠。
飞到接近白鹿崖的正上空,鸟儿倏忽转向,顺着山脊-断裂带往东飞。
黑纱黑袍的武者,独立崖边,足足半个时辰。
观察发现:少有鸟类飞近,飞近的也会在崖上空调转方向,向东或向西;陆上更是没动物靠近,悬崖两侧寸草不生,全是裸露的山石!
想来,动物生存本能,察觉到危险。
剑帅心里有了数。
还是青烟问题。
日头已高。
柳穿鱼压起好奇心——白鹿崖这类情况,其实不算新奇,古古怪怪天然险地,比这可怕的地方多了去——顺着山脊,沿断崖壁,飞起轻功。
这一飞,又是半个时辰,突如其来整一条山脉、连带断裂带,被拦腰斩断。
横亘另一条更宏伟、深不可测的裂谷!
遥望裂谷对面,高山耸入云端,是小昆仑的余脉!
柳穿鱼默。
走错了方向!
认命原路折返,一直飞啊飞,近两个时辰……路遇一个走火入魔的半步宗师,被耽搁小半天。
名叫“尚有志”。
柳穿鱼不认识。
也没在《江湖英豪录》或《武林群雄志》上读到过其事迹。
整个人气息很怪,不同于一般人的走火入魔,看起来真气紊乱到逆行,竟还能发挥出特别厉害的大招!
对方看起来相当嗜杀;
柳穿鱼发现他时,崖边横七竖八、男男女女死了十多人。
男男女女衣衫是制式的,应该出自同一个势力……还是规矩严谨的那种,才会搞,唔,玩家说的“校服”。
柳穿鱼不想管人闲事。
架不住尚有志一看到他就不要命攻击。
真气暴走,七窍都在流血呢!
剑帅绝不是好相与的。
管他是不是走火入魔——拔剑!
尚有志思维混乱,看样子突破到半步宗师时日不长,不是剑帅的对手。
打到一半,他突兀清醒一瞬:“你……”
此人血气不算浓郁,柳穿鱼没下杀手。
见对方理智回归,攻势转防守。
不想,对方一秒发狂,没攻向剑客,自己掐着自己的脖子,一边嗷嗷痛号。
有点吓人。
尚有志忽而松手,双目惊恐:“杀、杀、杀我!”
柳穿鱼:?!
这人嗓音干涩,语言不利索,好久没说过话似的。
“你、说、太、太、仙、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