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豆皮辣条(1 / 2)

第104章 豆皮辣条

如今府城里有一个时兴的零嘴, 麻辣开胃、香糯解馋,许多食肆或是吃食铺子都在跟着做,那便是辣条。

那日想起辣条之后, 苏禾安当即便做了不少,酒楼里日日都要点豆腐, 豆皮自然是不差的,便也不用单独蒸米饭,直接用鲜豆皮蒸熟后剪成小块做豆皮辣条便是。

后来府城中效仿的铺子多了,苏禾安又另做大米辣条的后话暂且不提。

辣条的关键在于调味, 西市的辣椒种类不够丰富,为了配出多种辣度的调味料, 苏禾安又去系统那换了一大把各式各样辣度不尽相同的干辣椒。

辣椒取八成和花椒、孜然等旁的香料一起磨成如流沙般的极细极细的粉末,剩下两成则是用石臼捣成稍有些颗粒的大碎块,等辣条差不多做好后撒在表面上丰富口感。

磨好的香料粉还需要在用葱姜并一些大料炸过的猪油里用小火慢慢熬制些时候。

熬猪油的香料的比例同样是需要经过反复调整,虽然只是放在等位区给食客吃着玩的零嘴,苏禾安同样不想敷衍。

苏梁食肆的辣条火了之后, 旁的厨子在仿制的时候最为为难的便是这两步——他们能吃出里头有辣子, 可是辣子需要多少孜然又需要多少似乎还有旁的香料,这都得一样一样地去试。

熬好的辣椒油满室生香, 梁玉英在边上帮着苏禾安看火,闻着锅里的香味, 深吸一口气:“我总觉得这东西比去年的油泼辣子还要香上不少。”

苏禾安笑道:“咱们如今有本钱了, 我在里头多搁了不少香料。而且辣条吃的就是这些调味料, 我下料肯定比用来给抄手面条增香的油泼辣子狠。”

梁玉英摇了摇头:“我说的并非是香味的浓淡,而是……就你常说的那个词, 叫什么……”

“复合”瞧着梁玉英半晌憋不出一个词的纠结样,姜仲英思索一番, 试探地问道。

东家很爱说这个词,复合口味、复合口感,在姜仲英眼中,苏梁酒楼没有什么招牌菜,但有招牌烹饪法,便是这个词。

“正是,一年前禾安调的油泼辣子的味道也足够复合了,只是比起如今的,怎么说呢,那时候是三层,如今却是有七八层滋味!一口下去,还以为是吃了许多美味呢。”

苏禾安愣了愣,这是自己的厨艺又进步了的意思吗

那便好,她来了大殷之后一路顺风顺水,就怕自己温水煮青蛙不进则退了。她见梁玉英说得真诚,应该不是在哄她开心,终于放下心来。

“好了,把蒸好的豆皮放在里头拌匀便成了。”

在边上燥侯多时的苏苗安见阿姐已经做好了辣条,忙拿起筷子夹了一根,柔韧的豆皮上裹满了油润香辣的酱汁,一口下去,满嘴的香气比闻起来还要浓烈些。

先是酥酥麻麻的花椒香味,再是辣而不燥、香中带辣的辣子,再细细咀嚼一番,又能有孜然的香味在口中爆开。等都将那一整条都吃完了,苏苗安才回过神来,似乎吃到最后了还有一丁点的甜味

就是这股若有若无的甜味,引得她又夹了一根,等都吃下去了才想起来,她分明是想着只试一根的,阿姐还要做生意呢。

一时间拿着筷子手足无措起来。

苏禾安瞧着苏苗安那样子,忙道:“你吃便是,且不说本就是放在等位区的小食,一日里并不需要多少;这东西做起来又不麻烦,你就算是吃完了,我也能再做些。”

想着苏苗安年纪尚小,又补充道:“但还是别吃太多了,这东西的调料下得重,解解馋便是。”

当时刚做好第一盘辣条的苏禾安可没想过这道零嘴能红火成这样,竟是有人为了等位区的辣条专程来酒楼用餐,还有人来问苏禾安能否单独售卖辣条。

苏禾安欢欢喜喜地拒绝了那人想要单独购买辣条的要求。

辣条这东西,苏禾安还是打算就饥饿营销,用小小一碟的免费辣条勾着食客上门用餐。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你馋了辣条的味道,在等位区免费得了一碟,以为自己是赚了。

但其实胃口开了,可不就得再去酒楼里吃些别的

苏梁酒楼里的各式菜品本就都极其美味,你真能忍住只点一个素炒青菜吗

闻着大堂里的香味,大多数食客都不能。

结果便是,分明出门时只是馋一口辣条,等归家时已经开始计划什么时候再去吃苏梁酒楼的小煎鸡、干锅虾、红烧鸭、糖醋肉了。

而且苏禾安也不怕旁人纷纷效仿就无人馋苏梁食肆的辣条。

在苏梁酒楼的辣条火了之后,府城里做辣条的厨子不少,但试调料的成本太高,大多不过是草草调味一番便上街叫卖,模仿得只见其形不见其神。

至于真的有人花足了本金与时间、靠着自己的本事调出了与她差不多的味道,那也得过上些时日了。

到时候苏梁食肆又会有新的揽客小食。

日子过得极快,一场雨复一场雨,秋风吹着枯黄的叶子,把人吹往了寒风烈烈的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