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
第一缕曙光给屋檐勾了一层金边,附近做吃食生意的老板都已经起了,渐渐的,街市里飘起了一阵阵炊烟,与清晨的薄雾交织在一起。
苏家母女已经将朝食要售卖的酱香饼和米糕做得差不多了,苏禾安寻了张凳子,端端正正坐在那想着今日午食的事情。
今日杨三叔会带着杨二叔来搭棚子,那动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在食肆里堂食的食客。
苏禾安想了想,也没与梁玉英商量,便让顾飞藿在门口的菜单上写上了今日每一碗盒饭会送半份肉菜和半份素菜。
饮子也升级成了珍珠牛乳茶。
至于珍珠是什么?
苏禾安眼巴巴地望着顾飞藿。
“东家是有什么事情吗?”顾飞藿问道。
“就这个珍珠,顾兄知道鲛人泪的故事吗?”
“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②”顾飞藿稍加思索,问道,“东家说的是这个吗?”
“是。今日不是牛乳茶换成珍珠牛乳茶了吗,我想着正好有可以附会的故事。”
顾飞藿颔首道:“东家的意思是让我稍微润色一下这故事,写在菜单上吗?”
“不知会不会太麻烦了?”
“怎会,我虽读书不多,但也够用了。”
“还不多吗,”苏禾安小声道,“聊什么都能出口成章的。”
“东家谬赞了,那我先去写着?”
“今日给你多加些工钱。”
“写字本也是我要做的事情。”顾飞藿去橱柜里取了纸笔,寻了张空餐桌,便提笔写了起来。
-
苏苗安的师兄昨日傍晚送了不少泥鳅来,今日自然是要做一个烧泥鳅的。想着怕食客觉得泥鳅价格便宜,就算冬日里不易寻,也有些划不来。
另一个荤菜便选了个实实在在的大荤,蒜泥白肉。
肉铺老板是东市上寻的,梁玉英去逛了几趟,又从邻家食肆老板那打听了好几次消息,才定了从这家铺子拿肉。
他家的猪肉比旁的铺子要贵上一些,但却肥了不少。
苏禾安知道,这不是现代,油润的肥肉比干柴的瘦肉更能吸引食客。
拿起几条六肥四瘦的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入葱结、姜片、八角、一小把花椒和一勺烈酒,等到锅中水沸便取来勺子,仔仔细细地把白沫都舀了个干净。
这是煮出来的五花肉不腥的关键。
锅中水清之后,苏禾安把火扑灭了些,盖上盖子,让它自己煮着。
蒜泥白肉,除了肉本身,金银蒜泥也不能马虎。
蒜蓉是梁玉英提前剁好的,正放在一个大盆子里。
苏禾安化了一小块猪油,又混了些之前做的葱油,等到锅中油开始冒青烟了,便扑灭了火,下了一半的蒜蓉进去。
残留的油温激发出蒜泥特有的辛辣味,等蒜香味彻底激发后,苏禾安便把另一半生蒜也倒了进去,混合均匀。
热油激过的蒜泥已经染上了焦褐色,生蒜却还是那副白白净净的模样。
这便是所谓的金银蒜了。
拌好的蒜蓉分成两份,一份里加入酱油、胡椒粉、芝麻、醋等调味料,另一份则是额外加入了剁得细碎的小米辣。
蒜蓉酱就差不多。
到时候,可以根据食客自己的喜好随意选用。
此时,锅里的五花肉也已经煮透了,苏禾安将五花肉从锅中取出,放入凉水之中,等到五花肉完全凉了下来,便开始切肉。
这段时间,除了冒菜里的肉卷,她已经许久没给食肆里的食客展示过刀工了。
冒菜里的肉片都卷成了一团,估摸着也没人会在意它到底有多薄。
是时候让食客们回忆一下美食交流大会那日的文思豆腐了。
在现代的时候,许多人切肉之前会放到冰箱里去冷冻一会儿,稍稍发硬的猪肉更容易被切成好看的薄片。
但显然,苏禾安没有这样的需要。
少女利落地下刀,从厚重的刀片上滑落的是一片片又薄又均匀的肉片。
配菜的胡瓜也是一样,就听得马蹄声似的哒哒声颇有节奏地落下,菜板上的几根胡瓜便已经成了漂亮的细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