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端着福满鱼跃从那会场边缘走向中心的冯院长的时候,是会发光的。
她还想要看到那样的阿姐。
苏禾安从容不迫道:“我也不是一定要做猪肉啊,阿姐做的鱼不好吃吗?”
“可是,阿姐不是已经做过了松鼠鳜鱼。”
梁玉英倒是不担心苏禾安不会做旁的能惊艳众人的鱼,她顾虑重重地:“我怕鱼肆那也有人打过招呼了。”
苏禾安狡黠一笑:“阿娘,其实我会叉鱼的。”
之前总是直接在集市上买鱼,无非是因为这中江县的鱼肉着实便宜,大冬天的河水寒凉,苏禾安便没想省这一点点的钱。
曾经在福利院的时候,她可没少去水库叉鱼吃,只是院长妈妈觉得她这虽不是下河抓鱼,但也在水边上,有些危险,她才去得少了。
“这会不会太过危险了,如果禾安你真的打定主意要做鱼,我应该能寻到路子去帮你弄上几条。”梁玉英突然想起自己做绣活时,有遇到过一些乞儿,其中有一个便是以捕鱼抓虾之类的为生。
那容盼,总不至于还会找一个乞儿打招呼吧?
最终,苏禾安没有去河边叉鱼,梁玉英也没来得及去寻乞儿,他们在去西市的路上遇到了提着一大包东西的吴家人。
有鱼,有一小块肉,还有一扇排骨、小半桶牛奶还有些零零碎碎的香料。
吴唤晴今日穿了一身水红的袄子,满脸绯红,显然最近过得不错:“禾安!我听说你昨日在美食交流大会上拿了三甲!我让阿娘寻了些食材,也不知道你用不用得上,若是用不上你们就自己做来吃了,就当庆祝了!”
她上前拉住苏禾安的手,从兜里掏出一张折过的宣纸:“阿爹和阿娘同意我去西市旁边那个女夫子那读书识字了,看,这是我这两日要背的字。”
吴唤晴欢欢喜喜地对着苏禾安叽叽喳喳,苏禾安看着她终于不是上次见面时那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迷茫样子,也暗暗为她开心,被容盼打压的委屈似乎都散了些。
“禾安,你怎么样?明日你要做什么?”
与吴唤晴不同,吴老板一早便觉得今日的苏家母女有些心绪不宁:“可是明日的比试有什么难处?我老吴没别的本事,但能帮的绝对会帮。”
吴唤晴这才意识到自己太过沉浸在自己的喜悦里了:“禾安,你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吗?是不是那些大酒肆的要打压你?”家里就是做吃食生意的,吴唤晴对中江县某几家大酒楼了解极深。
说着,她把大哥手里提着的食材抢了过来,塞到苏禾安手里:“他们是不是跟那些铺子打招呼不卖东西给你们?多少年了,这群人还是只会这一招!”
“我们家以前也经历过,但他们其实没那么大本事,我们那次不过过了两日便能正常采买食材了。”吴夫人云淡风轻地提起早年经营面馆时遇到的波折,在她平稳的语气之后,苏禾安听出了这中江县的生意有多难做。
真不愧是原著里为了给主角制造困境特意设计的县城……
苏禾安暗暗叹气。
“只是你这明日就要比试了,这些食材够不够,你想做什么,要不我去西市帮你问问?”他们这在东市出来不远的地方,怕有眼尖的人去通风报信。
苏禾安接过吴唤晴递来的东西,感激地摇摇头。
吴家与那汉子不同,苏禾安与他们也算半个过命的交情,她也不再推脱:“足够了,多谢了。”
回到家中,苏禾安先将那米袋拆开了,用清水把大米和糯米都泡着:“这米确实香,若是之后咱们开食肆了可以问问这老板愿不愿意直接卖米。”
“禾安明日是要用这米来做什么菜吗?”
苏禾安点点头,却也不明说到底要做什么,故意卖了个关子。苏苗安和梁玉英本就没有别的事情,便好奇地围在旁边看她到底要提前准备什么。
苏禾安哭笑不得地看着母女二人:“你们收在这做什么,这米还要泡两个多时辰才能用,我可是要去补觉了。”
今日起了个大早,又遇上那样多的事情,苏禾安这身子有些遭不住了。
过了两个时辰,苏禾安才慢悠悠从床上爬起来,浸泡后的米粒变得软糯了不少,苏禾安试了试,用筷子已经能将米粒碾碎了,她便把糯米和大米都从清水里盛了出来,放在一边的簸箕上晾着。
等米粒不再滴水了,她点火起锅,没有放油,就这么把米粒放进去用小火慢慢炒着。
梁玉英站在旁边,若有所思:“是要把这大米做成米粉吗?就像之前用蘑菇做调味料那样。”
苏禾安惊喜地颔首道:“阿娘果然聪慧。”
不多时,锅里的米粒表面开始出现裂纹,颜色也渐渐由白变黄,苏禾安顺势把提前准备好的八角、花椒、香叶、干辣椒等香辛料放了进去一同煸炒。
“好香啊,这米粉是要怎么吃?总不能是冲成糊糊吧。”梁玉英想起了在大集卖蛋糕的时候苏禾安做来搭配着卖的南瓜玉米糊。
苏禾安继续翻炒着身前的米,摇了摇头:“做鱼。”
“这米还能用来做鱼?”
“之前的福满鱼跃是针对冯院长的喜好做的酸甜口,这次我打算做个香辣口的粉蒸鱼,虽是香辣口,却与那什么酸菜鱼之类的差别极大,想来效果应该不错。”苏禾安解释道,“至于剩下的米,做个寒梅米糕吧。”
“今日回来的路上,你摘梅花居然是为了做米糕?这想法倒是极妙,白云书院那样的风雅之地,就该配这种吃食,若是明日能得冯院长一句夸,以后咱们去白云书院便能卖这个了。”
苏禾安莞尔道:“阿娘如今同意搬去白云书院了?”
“那边安全些,昨日之后,这城里不知多了多少眼红我们的人。禾安,方才我还在想,若是早知道会这样,我宁愿你没有接到冯公子送来的请帖,咱们家就在东市安安稳稳挣些小钱,求个温饱。”
“凡事求其上则得其中,人不能因为有挑战与危险就不往上走,阿娘,你可是舍了村里田地来中江县的人。”
空气中散发着阵阵米香,梁玉英从苏禾安的眼神里看出了莫名的安慰与鼓励。
“阿娘,我说过的,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