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2 / 2)

这种气质大部分时候也跟身价财富没什么绝对的关系,只跟人有关,要矜持高傲,但不能过于自恃身分以至于目中无人,要有贵气,又不能摆出一副贵族大人的姿态心比天高,性格上既要谦虚和煦,又要懂得距离和分寸,疏离而不无礼,冷淡但不冷漠。大学的时候,学校里的女生都爱看《傲慢与偏见》,原文里有一句“虚荣和骄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这两个字常常混用”,徐明砚是极少数没有将这两个词混淆在一起的男人。

大方,多金,品味好,拿出来的东西无一不是上得了台面,暧昧期间便愿意豪掷千亿珠宝哄女人开心,也能主动放低身段,他的确是个完美的拍拖对象。

盛嘉宜也不是不心动。

她只是天然不信任太过美好的表象。

“徐先生。”她小声道,“我觉得你一天到晚都很悠闲的样子。”

这不是她第一次表露出这个意思了:“你这样无聊,是不是会有很多时间哄女孩子?”

徐明砚:......

他客气道:“在盛小姐看不到的地方,我已经够忙了。”

在商界,他的年纪毕竟过分年轻了一些,手底下的高层几乎都比他年长,要压住这些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年轻人想要坐稳位置,就必须得拿出雷厉风行的手段来,还不能是面上敲锣打鼓,得是真正的一锤定音才行。

“只有赴约盛小姐的时候,我才会把重要的事情一推再推。”他道。

盛嘉宜好笑的睨了他一眼,这一眼带着无尽深意,眼波流转间,写尽这世间最好的风光。

“你不要总是这么讲。”盛嘉宜说,

多讲几次,她怕她就信了。

她跟着他从拱门下进入别墅。

巨大的水族馆竖立在别墅中间,约莫两层楼高,一整面墙那样长,颜色各异的珊瑚排布在银色沙石之上,拖着长须的鱼群缓缓游动,却又在一个瞬间轰然四散——有一条小型鲸鲨从鱼缸顶部巡逻般地盘旋而下。

巨大的魔鬼鱼拍着翼趴在幽蓝色的水中。

“都是活水,别墅有一整套水力系统来维持这些观赏性海景设施,庭院里还有一个鱼池,同样养的是深水鱼类,我们会从世界各地寻找一些罕见的珊瑚、贝类、珍惜鱼种,最好有一定的科研价值,投放到这里。”应该是管家一样的角色站在鱼缸旁,喋喋不休地介绍道,“小姐,这栋别墅运用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科技,你会发现一切几乎都是全自动化的,玻璃、家具、还有盆栽的种植,其实那也不能算盆栽......我们把乔木栽种在室内,这样会让你有生活在雨林里的感觉......”

徐明砚:......

他竟不知道这位管家还有如此高明的推销技巧,来日转型做个房产经理人也一定大有可为。

“张叔,你先出去吧。”他吩咐道,“我陪盛小姐就好。”

张管家带着丰富的表情离开。

“这就是你说的鲨鱼?”盛嘉宜靠在玻璃边往上看。

她的脸被水族箱柔和的灯光照亮,皮肤透出如珍珠般的细腻光泽,鸦羽般的睫毛低垂,精致立体眉骨无一不称完美,这一瞬间也不知道不知道是梦还是虚影,他仿佛透过这片玻璃看到了真实的那个她。

一个冷到极致,却善于伪装,装到后来连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徐明砚没说话。

盛嘉宜转过头,定定的看着他:“它们会长大吗?”

“会。”他说。

“一直长?”

“一直长,或许会长到几米长。”

“那要是有一天它们长到那么大该怎么办?你这里容不下它们,再豪华的水族馆,终究不是大海。”

“那就放回海里好了。”

“可是你把它养在这里,仍由它肆意吃掉鱼缸里其它的鱼,它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回到大海,又该怎么生存。”

他沉默了许久,仰头轻声道:“那就不是我们能考虑的事了,丛林法则,适者生存。”

他太高,仰头的时候盛嘉宜看不到他的眼神,但她忽然很好奇这一刻他在想些什么。

他们都很喜欢揣摩彼此,从只言片语中去试探另一半的情绪。

徐先生和她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掀开外表的面具露出冷漠内核之余,他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的家庭给了他巨大的支撑,他的成长环境教会他理性,说到底他是一个强大、坚定、锋利的人,迷茫这种情绪在他身上是从来不会被感知到的。

而盛嘉宜总是很迷茫,或许是因为她身不由己,或许是因为她还不够坚强,她对于未来永远是悲观的、焦虑的。

如果说他看她如在看深不见底的海洋,那她视他如永远悬挂高空的烈阳。

她对他的了解很深,远比他能想到的还想的要深。

徐明砚可能不知道的是,从他回到新加坡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盛嘉宜研究的对象,尽管没有多久她去拍了电影,可这种观察也不曾中断。

大马这几年经济发展得不错,石油与矿产所得收入被大量投入到基础建设中,他们想要修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楼,并将其取名为双子塔,与之相伴的是财政还想铺设一条数字传媒通道连接国土南北,沟通吉隆坡和行政中心普特拉贾亚,这传递了一种信息——

移动电话才刚出现不久,通讯产业已经为一部分高层虎视眈眈。

在香江新任港督宣布撤除英国家族对本地的通讯垄断后,徐明砚力排众议,联合北美两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大马通讯集团,一部分股权没有向监管进行任何披露便被他母亲的希罗集团收入囊内,三个月后他用同样的手段吞并了香江的大洋电讯,并将这家属于英国麦斯卡恩家族的集团私有化。

大马当局指控他有联盟华尔街的对冲基金,打破区域贸易协定,恶意收购的嫌疑。

但这已经无关紧要。

坐在他们这个位置上,成王败寇,没有人在乎输了的那一方说什么,这两件事情甚至没有溅起哪怕一点点水花,就好像几十亿美金都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中,即便是香江商界对此也没有太大反应,除了外汇管理局的梁局长跟盛嘉宜聊起这件事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这位小徐少,真是个狠角色呐。”

“怎么这么说?”那时盛嘉宜在电话里问他。

“他用不属于他的流动资金对付自己的敌人,击溃竞争对手后再反过来填满自己的口袋,嘉宜,光是这一点就和别人不太一样,殖民地的商业模式继承了从前东印度公司的作风,都是靠行业垄断来挣钱的,他玩的那套恶意杠杆收购,只有真正的国际资本家才喜欢采取这种做法。”

“如果国际投资者那一套见效,亚洲的证券市场就不会这样毫无水花了,您完全可以从制度上修补这一块的漏洞,现在香江的外汇储备足够应付他这种人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国际游资,的确如此,他们未必能理解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也已经为此做了最充足的准备,可他是吗?你别忘了......”梁怀松笑道,“他的背后,站着从前殖民地时期,最辉煌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