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番外:各种碎片(上)(2 / 2)

一年前,王熙凤就已经让贾琏纳了平儿当妾。

平儿和鸳鸯、袭人差不多的年龄,平儿当了贾琏的妾,陪伴在贾母身边的鸳鸯也到了要放出去的年龄,可是鸳鸯不愿意,跟老太太说只想陪伴在老太太身边。

贾母身边如今也离不了鸳鸯,可丫鬟到了年龄就是要放出去的,这都是多少年的规矩了。

头疼。

王熙凤脑子转得快,见贾母为鸳鸯的事情操心,便笑着说:“鸳鸯女红极好,埋没了可惜。不如我在锦绣坊的管事里挑个好的,看她愿不愿意。若是愿意,便让两人成了好事。日后鸳鸯不用服侍老太太了,便让她到锦绣坊去,不至于埋没了手艺。”

横竖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贾滟和王熙凤的锦绣坊如今办得风生水起,连当今尚书令杜阁老都收藏锦绣坊的绣品,可见其成功之处。

锦绣坊里人才济济,有名的绣品多数是由贾滟和林黛玉等人供的字画,贾滟等人各自的号已经是锦绣坊的招牌,总有人慕名而来说想要谁谁谁所供字画做成的绣品。

贾母听王熙凤那么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虽然鸳鸯说想永远服侍她,老人家早就是知天命的年纪,还是希望鸳鸯有个好归宿。

鸳鸯秋天就要和锦绣坊的管事成亲,成亲之后依然会留在贾府服侍贾母。

贾府的几个大丫鬟,平儿已经当了姨娘,鸳鸯要出嫁,唯独袭人还在宝玉的屋里。

王熙凤此时听平儿提到袭人,便笑着说道:“袭人也该要放出去了。”

平儿一怔,看向王熙凤。

袭人要放出去?

老太太放了两个丫鬟在宝玉的屋里,一个是袭人,一个是晴雯。

袭人为人周到本分,王夫人很喜欢她,总会有一些额外的赏赐给她。至于晴雯,针线活极好,平常主要给宝玉和老太太做针线活。

王夫人大概天生不喜欢长相明艳,性情活泼的人,她对晴雯并不喜欢。

按照荣国府的传统,贾宝玉成亲前会有两个通房丫鬟。

晴雯和袭人都是众人心里默认的通房丫鬟,以后是要擡姨娘的。

王熙凤看着平儿有些意外的神色,笑道:“觉得很奇怪?”

平儿点头。

因为袭人的月钱原本是从贾母屋里出的,后来便直接从王夫人屋里出了。

袭人的月钱份例跟姨娘一样,就差个名份而已。

王熙凤笑着说:“宝玉身边要放什么人,太太说了不算。”

这些事情,是贾政决定的。

贾政自从当了族长之后,对很多事情都很谨慎。

王熙凤提醒平儿,“袭人本是老太太屋里的人,一声不吭的,去年便成了太太屋里的人。”

不仅成了王夫人屋里的人,待遇跟姨娘也没区别,只是还没有名分。

平儿:“……”

那时袭人得了姨娘的待遇,她还觉得对袭人而言,这是喜事。

如今想来,却觉得心惊。

老太太平日与太太看着颇为和睦,可太太说把袭人放在自己屋里,这不是明摆着不管是太太还是袭人,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把老太太放在眼里吗?

王熙凤瞅了平儿一眼,笑道:“有的事情,你还是得多想想。”

平儿默了默,心想袭人放出去了,晴雯就是宝玉屋里的大丫鬟了。

晴雯还是老太太屋里的人。

王熙凤仿佛也知道平儿心里想什么,慢悠悠地喝着养生茶,“晴雯你倒不必多为她担心,她若是不在宝玉屋里了,自有她的好去处。”

平儿闻言,忍不住笑道:“是奶奶和姑太太早就看中了晴雯的针线活吧?”

自从王熙凤和贾滟一起盘下铺面做锦绣坊之后,王熙凤除了管理荣国府的庶务,很多心思都放在锦绣坊上。

如今锦绣坊名声在外,绣品一件难求。就连宫里的皇后娘娘,都喜欢锦绣坊的绣品。

贾滟和王熙凤盘算着明年在江南开一家锦绣坊的分店,网罗人才。

王熙凤没否认,心情颇好地说道:“我和林姑姑自然是爱才之人,那也要看未来的宝二奶奶是不是也一样慧眼识珠。”

贾宝玉已经说亲,对方是礼部尚书的千金。

说起未来的宝二奶奶,平儿才是唏嘘。

本来以为贾宝玉是要和林姑娘凑一对的,谁知林姑娘早有良缘。

少年裴辙两年前就过了童生考试,明年秋闱要是顺利,后年就能参加春闱了。

宝玉虽好,可裴辙更出色,也不像宝玉屋里养着那么多丫鬟。

林黛玉和裴辙的婚事虽然还没明说,但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贾母再疼爱宝玉,也知宝玉多有不如裴辙的地方。

平儿心里感叹着,笑着与王熙凤说道:“老太太和老爷把关的,想来未来的宝二奶奶是个聪慧贤淑的,自有容人的雅量。”

而此时,贾宝玉正在不羡园的庑廊前站着。

自从贾滟和两个玉儿搬走了之后,不羡园就空着。贾宝玉平时烦闷的时候,喜欢到不羡园里待着。

窗外微风吹过,落英缤纷。

从前不羡园有多热闹,如今就有多寂寥。

林妹妹在不羡园时,就常与他说:“人生有聚有散,聚时欢喜,散时落寞,你喜欢大伙儿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我却不然。”

少年裴辙过于出色,他便是心悦林黛玉,也无法嫉妒裴辙此生能和林黛玉厮守。

贾宝玉看着满地落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