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番外(三):暴雪时刻
2008年3月,灯光划破寂静的黑夜,直升机轰鸣声响彻楼宇之间。
雷曼董事长富尔德坐在机舱后排,他眉心紧锁,双拳交叉相握,看起来心事重重。
“我们真的要如鲍尔森所建议的那样,把雷曼卖给那个俄罗斯姑娘吗?”他身边,一头金发,穿着紧身米色职业套装的雷曼首席财务官艾琳·卡伦不满道。
富尔德没有回答她,他大拇指不断摸索着手腕上那块江诗丹顿手表。
七个月前,贝尔斯登旗下两支专注于投资房屋抵押债券的对冲基金破产。
按理来说,贝尔斯登这样大的投行不至于被名下区区两家小型对冲基金拖累,毕竟贝尔斯登虽然体量在五大投行中最小,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理论上他们资金应该很充足才对,要知道贝尔斯登可是在替全世界大多数对冲基金管理他们的票据、期货订单呢!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简单。
贝尔斯登根本拿不出钱,这家公司杠杆高到惊人,发行债券的两百亿资金中只有十五亿是他们自己的,剩下的都是管花旗银行贷款借来的!而他们的对冲基金在押注债券市场的时候,又再次使用了27:1的极高杠杆。
这些事情是直到贝尔斯登被迫关闭了自己的基金才被披露出来,多么令人震惊的一则消息,要知道这家投行对外一直宣称自己专注于“安全”、“科学”、“有效”的投资。
就在所有人都被这样一声平地惊雷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时候,身为雷曼CEO的富尔德显然知道更多内情。
贝尔斯登早在2007年上半年就意识到了问题,那个时候他们就试图抛空自己的债务,他们铤而走险尝试了很多种卖空的办法,但效果并不好。于是这家投行的老大乔菲开始寻找监管机构,表示愿意帮助那些面临违约风险的房主努力偿还房贷,在此基础上,乔菲还寻求过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的帮助,这三家公司试图用手上的流动资金买下市场上大量的抵押债券,并豁免房主的债务。
但乔菲没有得偿所愿,他的请求遭到那些体量更大的巨头的一致反驳。
没有人想陪他玩我们一起买下债务,拯救这个世界的游戏,这些人只会嫌弃他惊动了官方。直到这个时候,华尔街大部分金融机构才意识到,有一些玩家早就持有巨额的抵押债券卖空头寸。
在去年五月末的定价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贝尔斯登手上的债券价格被标上极低的价格,这让乔菲无比恐慌,富尔德很清楚,定价委员会通常参考大买家给出的评价来标价,而当时同富尔德一起参与评分的高盛CEO布莱克费恩给了贝尔斯登一个最低分。
六个月前,高盛还是最大的次贷债券发行方之一,现在他们竟然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在这个价格出来的两天后,贝尔斯登股价一路狂跌,乔菲被迫公开承认他们的投资在一个月内就亏损了18%,他的丧气言论导致股价持续下跌,几乎没有尽头。
再然后,那个如今想要收购雷曼的俄罗斯姑娘找到贝尔斯登,告诉他们自己手上有一批信用违约互换,如果贝尔斯登发行的抵押债券全部违约,那么承担风险的保险公司就会做出赔偿。
她开了非常高的价格,五倍之于原始底价,几乎等于明着抢劫,但乔菲已经被焦虑冲昏了头脑,他清楚知道自己公司发行的债券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那就是一坨屎山,而俄罗斯姑娘要价虽高,但比起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倒是一桩小事。
更何况华尔街上层中早就流传着高盛卖给俄罗斯姑娘数十亿CDS的传闻。高盛出品,必属精品,尤其在这种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时候,高盛更是其中翘楚,闭着眼睛入就完事了。
于是贝尔斯登豪爽地买下了她手中所有的合约。
而那个姑娘,富尔德也是前几天才知道,她反手就跟美林签订了新的违约掉期合同:一旦贝尔斯登的股价跌至现在的30%以下,她就可以获得巨额收益。
从正常逻辑来说,美林在和居心叵测的俄裔女孩签了这样的契约后,他们就应该帮助贝尔斯登努力在这个市场中活下去,但美林的CEO奥尼尔显然是个奇人,他有一套很奇怪却又十分自洽的逻辑。
奥尼尔认为,一旦贝尔斯登破产,美林就可以趁势低价吞并他们手中的次贷债券,这比起付给莱伊的钱当然不值一提。于是赌桌上两个对手一拍即合,竟然联合一起在贝尔斯登股价暴跌时刻大肆做空这家投行,当然,一同参与做空游戏的还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他富尔德管理的雷曼。
没办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哪怕这个时候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自身难保,但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放弃送到眼前的肥肉。
等贝尔斯登的债券跌停得差不多,乔菲拿着刚买来的信用违约掉期去找那些保险公司的时候,他悲催地发现,那些中小型公司显然比贝尔斯登更加弱不经风——绝大部分已经宣布破产倒闭了,贝尔斯登根本收拢不回多少可用资金。
擅长玩杠杆的华尔街之狼乔菲在过去几年中带领着贝尔斯登高歌猛进,创下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而如今他被整个华尔街联手血坑了一把,只能咬咬牙,抹着眼泪就去华盛顿找了财政部部长鲍尔森。
坐在财长办公室里,他两手一摊,很直白:总之我贝尔斯登马上就要破产了,贝尔斯登还管着那么多对冲基金的钱,一旦破产全美经济体系搞不好都一起被炸成烟花,财长你自己看着办吧。
鲍尔森:……
鲍尔森也感到被侮辱了,他是个非常崇尚自由市场理论的人,他极为反感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在高盛当CEO的时候是这样,去了财政部同样如此。没想到的是,就在他自认为自己足够宽容大量,也相当放纵华尔街胡闹的前提下,这些人不但不领情,还真的给他捅出惊天的大篓子!
鲍尔森被气的血压飙升,恨不得几颗子弹喂给这群王八蛋。
但他不能这么做,他只能开动脑筋想办法。财政部肯定不能出头救市,美国人民很反感华尔街,但他们更反感当今的总统,如果把这两者联系到一起,拿着纳税人的钱去救奄奄一息的大投行,那共和派也算是玩完了。
但不救行吗?不行。贝尔斯登的经济网络实在是太过复杂,不救的隐患太大,搞不好就是重回上世纪大萧条时代,鲍尔森赌不起,也不敢赌这个概率。
开了几次会议,鲍尔森黔驴技穷,他本来手上也没多少权力,总统内阁中除了国防部长手握大权,其余的部长多多少少有些花架子的意味在。万般无奈之下,鲍尔森只能找到同样是空架子的美联储的主席伯南克——他比起前任格林斯潘同样威信不足,但这不重要,因为美联储至少是个真正的实权部门,鲍尔森只能祈求让权大钱多的美联储来想想办法。
伯南克是个好人,他当过很多年大学教授,很有一颗爱国爱民的仁心,在知晓情况后,他爽快地答应了鲍尔森的请求,并动用了美联储的超级武器TSLF——定期证券借贷工具。
这是美联储的大杀器之一,可以将市面上流通的证券收拢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发放国债,再要求这些商业银行或投行们通过推销国债来偿还欠给美联储的债务。其实也就是变向的发钱,只不过比直接给钱说起来更好听一点,普通群众听不懂而已。
美联储准备了两千亿,救一个贝尔斯登理论上来说毫无难度。
但问题就是上述想法仅存于理论上,这一次美国群众竟然听懂了TSLF的原理!不少经济报纸详细解释了这种工具的用途,并大肆鼓吹危机,平时它们可不会这样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