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五大投行(1 / 2)

有钱就是万能的 岐茶 2701 字 3个月前

第59章 五大投行

“你不会是因为上次火箭的事情,一直生气到现在吧?”埃隆试探着问。

“火箭?”莱伊被他一提醒就想起了这回事,“真得多亏它炸了。”

不然怎么填半个月后北美飓风那笔经济账呢?

从八月开始,接连四次大型飓风横扫北美,墨西哥湾上的炼油设备被吹得支离破碎,正好又赶上伊拉克石油运输管道爆炸,以及尤科斯石油公司宣布克莱夫斯基的判罚结果——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她在原油市场上狠狠捞了一笔,数额大到可以写一本自传,诸如《空神降临》《空头奇迹》〉之类的。

这笔钱大部分留在老虎基金,小部分回到莱伊的手上。

埃隆耸耸肩,当作自己没听见莱伊在说什么。

这几家公司明面上看他个人占股比例最多,但实际上大头都在银湖资本这家公司手上,银湖又被莱伊牢牢控制在手中。

“你天天跟华尔街那群人玩。”埃隆一个人纠结了十多分钟,还是忍不住问她,“你是不是想拉投行入股特斯拉?”

“有什么问题吗?”

“你想找哪一家?”

“你说呢?”莱伊把问题抛回去给他,“你觉得五大谁更适合一些?”

华尔街五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实力从前往后依次减弱,但即便是体量最小的贝尔斯登管理资产也高达三千多亿美金,体量最大的高盛更是资产超过万亿。

这里头摩根士丹利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反垄断行动中,由超级财团JP·摩根拆分掉投行业务而形成,擅长企业融资和并购交易。美林则是证券、股票承销方向的巨头。和前头三家相比,雷曼兄弟以及贝尔斯登在传统投行业务上占不到优势,但新世纪以来,两家公司的收益却毫不逊色那些万亿超巨们。

金融衍生品正给他们带来巨额利润。

“高盛或者摩根士丹利吧。”埃隆立刻道,“最好是高盛。”

高盛,五大投行中最后一家上市的公司,也是如今全球第一大投行。它的发展速度即便在常有一夜暴富情形出现的华尔街看来,也是那么的触目惊心。自1999年末高盛首次对外公开募股以来,公司市值六年内翻跃八倍,他们不仅同客户交易,同时也充当中间商,拉拢企业和投资者双方并从中盈利,甚至常常从自己客户碗中抢肉吃。

可想而知,高盛在民间的名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但埃隆和莱伊在这件事上都想到了一起。

“我也觉得高盛会好一些。”莱伊说。

巨大而空旷的车间内,他们两说话的声音也被放大了许多,莱伊不想在这里和埃隆谈这个话题,勾手示意他到隔壁用玻璃隔离开的独立会议室中。

“贝尔斯登和雷曼当然不考虑,他们在企业融资这一块业务做得很一般,而且他们现在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我是说在我看来很糟糕。美林名气好,美国人都喜欢美林,但那是因为美林最初的客户都是美国中产阶级,它帮助一大批人跃升到上层,所以美国人喜欢说美林的好话。我们不是美林喜爱的那种客户,更何况美林自从奥尼尔担任CEO之后,高层内斗非常严重,我很怀疑他们现在还没有心思用在赚钱上。摩根士丹利当然不错,但高盛有一个它没有的优点......”

莱伊一口气讲了一大堆,埃隆目瞪口呆:“wait,wait,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我是说,你怎么会知道奥尼尔上台后美林内斗的事情。”

这种事根本不会发在报纸上好嘛!

莱伊:......

“所以你知道高盛的优点在哪吗?”她双手抱胸,很不善地看了埃隆一眼。

“不知道。”他摸摸下巴,觉得自己真是空长了好几岁年纪。

莱伊叹口气:“高盛喜欢将他们的高管运作到华盛顿,现任美国财长斯诺就是高盛CEO出身,总统身边的首席经济顾问是高盛的前任主席,纽交所的首席执行官是他们的首席运营官,期货委员会主席是他们的董事......就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更何况斯诺的任期即将结束,接任他的人大概率还是如今高盛的掌门人鲍尔森,因为白宫已经打了很多电话给他,我想不通他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如果说危机真的有到来的那一天,高盛一定是最先嗅到血腥味的那头猛兽。

“你说的这些我也知道。”埃隆说,“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吗?”

莱伊觉得和埃隆对话好困难,两人说话常常是鸡同鸭讲。她摊手:“所以有没有可能,欧洲也是这样呢?我的舅舅就曾经为高盛工作过。”

帕斯特不仅仅是在高盛工作,而且同鲍尔森交情匪浅。

“好吧好吧。”埃隆摇头,“我就知道,你来矽谷是个意外,你跟他们才是一伙的。但是我还是得说,我一直很不喜欢华尔街,那些高楼大厦里的当家人都不是创业者,他们大部分是上东区出来的富家子弟,不在乎技术,也不在乎梦想,只会频繁使用金融工具来收割实体产业的财富,就像是吸血的虱子一样。”

“可是你必须依靠他们。”莱伊很遗憾自己伤害到好基友脆弱的心灵和纯洁的梦想,“因为如果你拒绝他们的进入,他们会联手攻击你这家脆弱的公司,即便是最凶猛的狮子,也会因为被吸干血液而死。”

如今最强势的科技企业——微软也才两千多亿市值,还不用说这种科技股里头有多少水分,跌起来市值蒸发个几百亿也就分分钟的事情。

“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说,华尔街当然不如你们矽谷有意义,可惜人家有钱,有钱就是万能的。”莱伊评价道。

她说的太有道理,埃隆无言以对。

莱伊知道矽谷这些人都不喜欢华尔街,她其实也不喜欢和华尔街打交道,但无奈她周围的人总是免不了同这些人扯上关系,所以一些社交在所难免。

这其中高盛又是最难以捉摸的一家公司,高盛以极为擅长规避风险而闻名,几乎每一次经济危机他们都可以逃出生天,不过莱伊很清楚,这不是因为他们投资谨慎,而是因为他们很擅长甩锅——把风险扔给对家,或者自己的盟友与客户。

早在俄罗斯经济危机时候,莱伊就见识到高盛的厉害。

当时高盛的CEO同样是如今正当职的这位鲍尔森。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的的确确是一位“老朋友”。

*

投行总部位于纽泽西州泽西市哈德逊街。

莱伊还没有大牌到能让鲍尔森亲自出来接待的地步,来和她见面的是投行部IBD的团队,这个部门专门负责企业股权融资,也提供公司间并购重组的服务

莱伊这一次过来,就是来打探这一群“庄家”到底是真的不懂,还是懂却装作不懂。

名义也很简单,矽谷哪家想要融资上市的公司不找华尔街合作?马克可以找高盛给Facebook投资,她同样也可以。

有关投资的事情并没有谈太久,双方都不满意对方提出的条件,不过这种事第一次洽谈往往都不会太美妙,负责人也没有太当一回事。

“您还要见克雷格先生吗?”领头人问她,“他的办公室在四十层,您得自己打电话给他,因为我们跨部门联系需要向高层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