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传奇教父
香港中环
沿干诺道直到皇后大道西,数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环绕维多利亚港口形成繁华巨大的城市天际线。玻璃幕墙倒映着蔚蓝的海湾和白色的云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作为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香港人多地少,楼距极窄,高楼之间强烈的反光带来窒息的压迫感。街道上人群拥挤涌动,西装革履的人群奔波于商厦构成的城市迷宫之间。红绿灯独特的叮叮读秒声和车辆喧哗声交织一起,不绝于耳。
几乎所有国际知名投行及银行都在中环设有分支机构和总部。
黑色轿车拐过高架桥,从滨海绿道旁驶过,进入中心区域。
巨型建筑矗立在眼前,这栋极具现代风格的大楼高达180米,是全世界技术含量最高的建筑艺术之一,幕墙规则不一,层层错落,和谐而诡诞。
大楼内部挑高壁顶和大理石地板营造出庄严而优雅的氛围,阳光透过中庭镜子反射而下,直达地面。
汇丰银行,世界第二大银行,管理资产接近万亿,拥有高达三百亿美金的风险准备金储备。
“莱伊。”下车后有人匆匆迎上来。
“库多叔叔。”莱伊和他握手。
“没有被拍到?”
“拍到也没事,没有人会怀疑的。”
库多顿了顿,想到这几天她带着小男朋友到处招摇的事情,无奈:“行,他在楼上等你,我叫人带你上去。”
莱伊乘坐内部电梯到达四十五层,穿过一条铺着红色地毯的走廊,领她来的人停在一扇灰棕色木门前。
扭动金色的门锁,推门进去,入目是巨大的落地玻璃和林立的高楼。
维多利亚港口湛蓝的海水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
室内安静的可怕,莱伊手心渗出细汗,有些紧张。
“阿尔科维奇小姐。”身边那人轻声说,“请进。”
厚重的木门在身后轻轻喝上,咔嚓一声轻响将室内室外划分开两个不同的世界。
轻快的脚步声从里头一间屋子中传来,穿着蓝色西装的小老头从屋里踏着小踏步出来,手里还端着一杯红酒摇摇晃晃,看到站在门前的莱伊一愣:“莱伊,你怎么长这么大了,好久不见。”
和想象中的场面不大一样,不过问题不大。
“好久不见,罗伯逊先生。”莱伊微笑着向他问好。
“快坐下。”罗伯逊指了指桌子前头的黑色软皮沙发,“上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个小女孩呢,跟在你父亲后头,像个小天使一样,我记得我们是在.......”
“新西伯利亚。”莱伊说,“当时您带着许多人,我以为您都不记得我的样子了。”
“你这么说我就想起来了。”罗伯逊感慨,“那里的矿洞真是不可思议啊,高大的穹顶,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地下通道,近百辆卡车从洞口驶入,装满了一车又一车的......”
“钯。”莱伊接过话,“从西伯利亚由装甲车直接送往莫斯科,再乘专列转移到瑞士银行,存储于您的基金会账户下。”
钯,一种贵金属,极为稀少,仅存在于俄罗斯、北美、南非,是汽车与航空航天器材制造的关键材料。
“没错,那些钯金属本来可以有效缓解俄罗斯的债务危机,但谈判并不顺利,亚历山大两边协调,可惜最终没有赢来一个好的结局。这是一次双输的博弈,卢布汇率崩溃,而我失去了对钯金属价格的控制,导致在1998年那场危机中损失惨重。”
罗伯逊说起他的失败表情很轻松,整个人靠在椅背上怡然自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赚钱的那个。
实际上他管理的基金亏损额度高达数十亿美金。
“你父亲说你想要见我,莱伊。我刚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很惊讶,谁会在这个时候想要见一个失败的,接近破产,同时也名声扫地的基金经理呢?”
“我听说你现在在投资互联网。”他笑一笑,“你应该知道,那些报纸都说我最不看好互联网。”
“然而您在1997年就撰写过文章,分析互联网将在未来改变人类的生活,您只是认为它存在一种虚假的繁荣。而互联网股票在新世纪初暴跌,全部化为泡沫,您的判断是正确的。”莱伊夸他。
罗伯逊眨了眨眼睛:“要喝点红酒吗?”
气氛一下子放松下来。
“我还小呢。”莱伊抿唇一笑,她最爱拿这句话搪塞别人。
“小孩子可不会来这里找我,亲爱的。能坐到我面前的人,都是主意最多的那群人,一个个肚子里全是坏水。”
“您是世界对冲基金教父,慧眼如炬,别人哪能骗的了你呢?”莱伊甜甜道。
“我这个教父都已经被华尔街扫地出门了。”
“仍然老当益壮。”
“别恭维我了。”罗伯逊快被她逗乐了,“鬼马精灵,说你来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选在这里见面?”莱伊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
“安全,相对中立,关系好。”简单明了,“你要知道,我们这种人的电话和行踪总是在被监听,SEC生怕我们干什么坏事。”
“行吧。”这个理由无懈可击,莱伊表示理解,“我想找您借点人帮我办事。”
“什么人?”
“一整套团队,还有您的麾下大将查特拉。”
“你要做什么。”罗伯逊皱眉。
“玩一玩。”莱伊说得很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