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十点,阳光透过高楼间的缝隙洒在繁忙的街道上。
陆鑫的车停在了一栋不太起眼的办公楼前,这里略显萧条的氛围,与昨晚慈善晚会的金碧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巧巧跟着陆鑫下车,略显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自己女式西装外套,玲珑优美的曲线,在职业装加持之下,显得成熟而又妩媚。
昨晚的经历还在她脑海中回放,尤其是陆鑫直接明了,当着他的面说明,她父亲在场的事实被揭穿后,她不知道这会对今天的工作产生什么影响。
“顾烨的办公室在七楼。”陆鑫按下电梯按钮,语气平静如常,仿佛昨晚什么都没发生,“他是物流信息系统领域的顶尖专家,但性格有些特立独行,不喜应酬,很少参加商业活动。”
陈巧巧点头:“我查过他的资料,发表过不少行业前瞻性论文,但市面上很少见到他参与的实际项目。”
陆鑫微微侧目,眼中有一丝赞许:“准备得不错。这正是我们今天来的目的——说服他加入我们的智能物流计划。”
电梯门打开,一条简约风格的走廊展现在眼前。两人沿着指示牌来到一扇磨砂玻璃门前,门上只有一个简单的标识:“顾烨智能物互联网研究室”。
敲门后,一位三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子开了门。他穿着格子衬衫和牛仔裤,与昨晚宴会上那些西装革履的商界精英截然不同。
“顾先生,我是陆鑫,昨晚慈善晚会,我们已经约好了的,你还有印象吧?。”陆鑫伸出手。
顾烨握了握手,目光在陈巧巧身上停留片刻:“这位是?”
“哦,我的助理,他叫陈巧巧。”陆鑫介绍道,“她在快嘀的内部改革中表现出色,并且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也有研究。”
闻言,顾烨微微点点头,侧身让两人进入:“咖啡还是茶?”
研究室内部堆满了书籍和电子设备,墙上挂满了复杂的数据流程图和白板上的公式。陈巧巧注意到角落里的沙发上还散落着一条毛毯,似乎主人经常在这里过夜。
“我不是一个很擅长交流的人,这次你找我有什么事?直入主题吧,陆先生。”顾烨递过两杯水,没有任何寒暄,“你说有个项目可能让我感兴趣。”
陆鑫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我们正在构建下一代智能物流系统,不只是为了优化快嘀的打车业务,而是着眼于更广阔的即时配送物流市场。现有的系统大多基于传统算法,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城市交通网络和实时需求波动。”
顾烨翻阅着文件,表情没有变化,但注意到他的手指在某一页的技术架构图上多停留了几秒。
“你们想用深度学习预测区域需求,结合实时交通数据动态规划路线?”顾烨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应用中会遇到海量数据处理和计算延迟的问题。”
“这正是我们需要你的原因。”陆鑫向前倾身,“我们知道你开发过一套分布式计算算法,能大幅压缩数据处理时间。如果应用在我们的系统中...”
“那套算法还不成熟。”顾烨打断道,但语气中并没有拒绝的意思,更像是在试探对方的知识深度。
陈巧巧突然开口:“顾先生,我在快嘀的实地工作中发现,算法不一定要完美才能产生价值。有时候,80%的准确率如果能实时应用,远比100%准确但延迟高的算法更有实用价值。”
顾烨转向她,第一次露出感兴趣的表情:“说下去。”
“我们曾在西区试点一种简单的预测模型,准确率只有75%,但因为能实时调整车辆分布,整体接单率提升了18%,客户等待时间平均减少了4分钟。”陈巧巧从手机调出数据,“不完美的即时解决方案,往往比完美的延迟方案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