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会议室门就被推开了,沈海涛裹挟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
“田院长、张院长、周院长,我回来了,看了县里的两家药店,也看了县医院他们那个。”
“坐、坐,先喝杯水。”
张佑安给沈海涛倒了杯水、冒着热气。
沈海涛端起来,喝了两口。
田建春问道:“是不是不太大?品类也不是太多?”
周逸群放下茶杯,跟着一起上前观看沈海涛掏出的本子上,画的有些不规则的图画。
药店大致的面积、门口大小、窗户大小、材质、柜台、靠墙货架、都有标注,甚至店员穿的统一的工作服都标了颜色。
田建春看了,心里佩服沈海涛,不愧为做基建出身,看的仔细、画的认真,工作确实是很到位。
四个人,坐下来,都拿着笔,记录着相关的信息。
田建春,“沈院长,你看过三个药店,你建议咱们弄个多大的?”
沈海涛看向田建春,再看看张佑安和周逸群,“我个人建议弄个最大的,咋着也要一百以上的。”
“要这么大吗?那得放多少柜台、货架子?得放多少品类、要多少钱啊?”
周逸群算看出来了,沈海涛这是往田建春心坎上说啊。
田建春微笑,他计划是要做一百五甚至两百左右大的,开始建的空间充足了,以后不用再动。
他想打造成凤北县最大的药店、药品最全、价格最低、最敞亮、人们最愿意来买药的地方!
张佑安也知道,田建春跟自己最大的差别就是这人做啥都想做最好、最大、最.....,凡事跟‘最’相关的都行,当然不是最坏这类的。
沈海涛看一眼周逸群,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向张佑安,看着张佑安平静的表情,再看看田建春脸上的微笑,自己也笑了。
三个老院长里,沈海涛年轻一些,冲劲也更贴近更年轻的田建春;况且沈海涛也知道,要做就做最好、最大,这才能吸引别人。
不然,县医院本来就不错了,干嘛还建一个更大的医院?
“海涛啊,说说你的想法。”
张佑安看到纠结的周逸群、淡然的田建春,只能自己开口了。
“张院长、田院长、周院长,我先说个问题,咱们之前扩建中医院的时候,县医院直接找了块地方新建的,看着大气、上档次,我们当年都想着,哪里有那么多的人看病住院?现在再看人家呢?新医院照样人不少!老医院里,也能维持!反观咱们呢?老在这一块土上,折腾过来折腾过去的,还是局促!所以药店,建的话只要有地方,就尽量建大一些的,免得以后需要扩建了,再拆拆补补!”
张佑安一听,摸着下巴颏,点了头,“确实如此,你想的确实比较远。”
田建春一听,这就是说到自己心坎里了。
“既然这样,就照两百弄,地方不花钱、顶多就是建材和人工嘛。”
田建春的话,让张佑安都瞪大了眼睛。
周逸群的嘴巴张大到可以塞鸡蛋了,不过他没说反对的话。
最后,四个人定了下来基调:药店,两百平,品类先上两千左右。
沈海涛根据他看到的情况,随手就在会议室里画上了平面图,几个人一起商量着标注了细节。
等全部做好后,早就超过了下班的时间。
田建春开着车,拉着三个人,去了外面的饭店,吃了个饭,饭桌上还在讨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