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尧国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 没有任何的外交拉锯,两次简短的请求被驳回后,直接对北清发动了战争。
八万士兵早早推到了墨河,江泽兰领八千水师驻守着蓝石海湾, 防止北清从海上入侵。
东西两边陆军集团师由柳凌荫和童泠泠分别带领, 成两路赶往尧北边境。
平陵和陆鸳先一步抵达前线指挥处与决缡汇合, 尧北集团军军长虎迩一早枕戈待敌。
付芝忆调动了尧国所有七级以上的空降储备, 率先抵达巴城空军基地,清点整顿后立刻面见决缡。
在郄笪回应沈芙嘉之前,陆空四路人马便在尧北边境成功会师。
从第一次交涉到现在, 每一个环节都展露了惊人的效率,种种情况无一不在诉说着尧国这些年的卧薪尝胆。
战争的种子在十六年前埋下, 酝酿已久, 无法避免。
帝都·王宫
“军队已于早上八点全部到位。”秦臻和慕一颜向宓茶等人汇报道,“但宗族那边招兵情况不太理想。”
“如何?”宓茶问。
“都说太突然了, 没有准备。”秦臻道, “目前只召集到了一千人,各宗各族都要求至少一个月的筹备期。”
“一个月?”郁思燕句尾上挑,“怎么,他们要焚香沐浴、留下子嗣后再爬到尧北吗?”
“资金方面,第一轮的募捐总共筹到了一千五百万尧币,”慕一颜蹙眉, “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郁思燕眯眸,阴冷道,“这帮蠹虫……”
宓茶半瞌眼睑, 表示了解。“宗族向来喜欢拖拉,芝麻大点的小政策都能拖上三五月, 现在突然打仗,他们不情愿也很正常。”
对尧国的宗族来说,这场仗毫无利益可言。
和平期间的尧国高速发展着,这十五年里,不论什么产业都蒸蒸日上,宗族本可以这样安逸下去,现在女王却突然开战,还是和北方的强敌作对,宗族心里是万般不情愿。
这场仗百里族能要回自己的牧师,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只会消耗他们的钱财、折损他们在外赚钱的弟子;要是战败了,还会打击到国内来之不易的经济环境。
此前的军事会议上,几乎所有宗族都反对开战。
宓茶虽以雷霆之势镇压了下去,不容宗族质疑,但后续的实际工作中,宗族是绝不会老实配合的。
“需要我再去催一催吗?”秦臻问。
宓茶摆手,“本来也不指望他们,乖乖的,不要惹事就行了。”宗族能出多少算多少,反正战也不是一天就打完。
“北清和舜国的反应如何?”严煦问。
“北清在今早出台了新的战争贷款项目。”
几人对视一眼,郁思燕哼笑一声,“看来他们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但凡东西大陆冒起狼烟,就少不了宋国的身影。
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国虽然不直接参与战争,但十分热衷军火生意。
宋国要做东大陆的生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穿过尧国,除此之外,其他任何路线都需要绕行,且途径海域。
舜清开战,自然少不了宋国的活跃。
当宋国准备穿过尧国、向舜国贩卖军火时,尧国问宋国要了一笔过路费,并暗中撺掇舜国要求宋国站队——即禁止宋国向北清出售军火。
如果宋国不答应这一条件,不仅舜国不会再购买它的军火,尧国也将关闭宋国通往东大陆的其余通道。
是要整片东大陆,还是要北清,宋国很快做出了选择。
尧清之间的战争还没有打响,但早在事发之前,尧舜两国便达成了合作,对北清进行了各方面的制裁与封锁。
不止是与尧国“合作”,作为东大陆的老大哥、世界最强国之一,舜国在此次对清战争中,一如既往地展开了霸道的攻势。
它以“粮食援救计划”等各种经济手段,要挟其他国家选择站队。如此一来,北清几乎完全失去了东大陆上的军火供应,需要从遥远的西大陆和南大陆进货,极大增加了战争成本。
仅仅是军火上的制裁也就罢了,但北清的民生也饱受威胁。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国计民生被舜国联合多国压制,北清不得不奋起反抗,可一旦反抗,北清就会多出“战争经费”这一块恐怖的费用,令财政和民生经济雪上加霜。
这个恶性循环放在尧清关系上也一样成立——
因为正在打仗流血,所以不能归还百里族的牧师;
因为不归还百里族的牧师,所以被尧国攻打,愈添伤亡。
舜清战争才开始半年,北清的财政还没有出现危机,国内环境也相对安稳,但郄笪已经预料到了后期的严峻形势,于是早早地增设了贷款。
诚如沈芙嘉当年所说:正面相碰,尧国再过十年也未必打得过北清。然而,现代战争的决定因素不在人数多少,而在经济上的较量。
尧国整体来看,兵少民弱,科教水平也不在世界前列,但他们用属于他们的方法,为自己制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北清是一头猛虎,尧国没有和它肉搏的力量,但如果将它的虎.xue封住,就让它闷死在自己的巢xue当中。
尧北前线·指挥所
这一次的对清作战指挥所直接设在了百里谷内,由决缡全权负责。
“帝都已经批准了本次行动。”作战桌前,凤眸剑眉、面若冠玉的男人坐在主座。面对即将开启的大战,他如古井一般淡然自若,任谁也看不出这是一位年逾百岁的老人。
“女王让我转告在座诸位:北清已经做好了长期苦战的准备。因此我军要戒骄戒躁,万不可因为偏占优势就急功近利、马虎大意。”
他的左下方坐着陆鸳,右下坐着平陵。
陆鸳往后是付芝忆等空军将领;平陵之后是柳凌荫、虎迩、洪族长、洪梦霖和童泠泠等人。
两方中间的指挥桌上,自转着东大陆北部的3D投影地形图,桌面上的屏幕显示着宋、尧、舜、北清四国。
“现在是六月二十五日。”决缡擡手,中央3D投影的比例尺缩小,集中显示了北清南部的地形。
“这是我军和北清作战的最佳时间,自十月往后到来年三月,情况都将不利于我军。”
北清是维度最高的国家,十月份开始落雪,随后气温越来越低,积雪越来越厚。
客场作战,在极端天气下,尧军的适应度一定弱于北清。
“舜国的军队已经帮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半年来,他们将北清封锁在了国内,但始终没有攻下巴米洛希山脉。”
海拔九千多米的巴米洛希山脉坐落在北清南部,是舜国进入北清的第一道防线。
舜清战争从最寒冷的一月份开始,直到上个月,舜国的战斗机都难以逾越那片山脉。
北清的东南部——和尧国接壤的部分,地势虽然没有这么险峻,但依旧不容乐观。
越过墨河,直接进入北清平均海拔四千米高的吉歇令高原。
“我想,这样的窘境应该不会出现在我们身上。”决缡扫过在座众人,“毕竟这十五年来,诸位都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对单个个体而言,十五年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十五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如今的尧国士兵结构里依旧存在着普通人。
十五年不足以让尧国成为军事强国,只能让部队里能力者和普通人的比例从5:5降低到7:3。
当女王将赫啻赐予的王冠带回尧国,并对其扣压牧师一事缄口不提后,尧国的核心高层们便明白了未来的目标——新生尧国的第一个敌人,必是北清帝国。
被挑选来这里的士兵未必都是能力者,但无一例外接受过高原抗压训练,确保不会出现高原反应。
亦可以说,尧国将国内所有适应高原地区的士兵都送来了前线。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七天内,主力部队必须突破巫勒山脉,登顶吉歇令高原。” 简单的开头过后,决缡直接下达任务。
“我们现阶段的任务是‘带回国民’,而非‘侵略’或是‘开战’。基于这一目标,对北清采取的手段不能过激。”
“诸位都经历过十六年前的保卫战,当年禹国是如何手段,我军绝不能超过他们的下限,否则即便目标达成,国际法庭也会对尧国做出惩判。”
众人起身,齐声应道,“明白。”
现阶段的目标非常明确,尧军要在天寒地冻之前,越过歇吉令高原前的巫勒山。
北清的整个南方都处于两块板块的消亡边界,多高原山脉。
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们相对闭塞的经济环境。
在冰天雪地的国度里,王位由强者继承,北清王多位强势霸道的攻科。